目前分類:健康醫療 (19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美國兒童衛浴品 驗出致癌物

【聯合報╱編譯王麗娟/綜合報導】 2009.03.15 03:23 am


兒童衛浴產品含有微量的1,4二氧雜環己烷(1,4-dioxane)以及甲醛這兩種致癌物質,究竟會不會危害健康?美國消費者安全觀察組織「安全化妝品運動組織」(CSC)表示,微量即足以讓高敏感者產生反應。但迄今一些大規模研究的結果均指向危害人體的機率極低。

華盛頓郵報報導,CSC委託獨立實驗室對數十種在美國熱賣的兒童衛浴產品進行檢測並公布報告,發現四十八種最暢銷的兒童衛浴產品中,廿二種含有微量1,4二氧雜環己烷,廿三種含有微量甲醛,七種產品前述兩種化學物質都有。

問題產品包括:嬌生嬰兒洗髮精、萊雅(L'Oreal)的Kids Extra Gentle 2-in-1洗髮精、幫寶適 (Pampers)的Kandoo泡沬洗手乳。CSC表示,這三種產品的甲醛含量「足以使高度敏感者產生皮膚反應」。

agapanth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舉不起來糖尿病害的啦 補充荷爾蒙就OK

2009/03/13 【元氣周報/記者林秀美/報導】


一名35歲工程師,新婚3個月房事不美滿,吃壯陽藥仍無法達陣,求醫才發現自己有糖尿病,是造成陽痿的元凶。

台灣男性醫學會理事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醫師說,很多人不知自己有糖尿病、高血壓或血脂等三高疾病,猛吃壯陽藥,仍無法讓「小弟弟」抬頭挺胸;其實醫學研究早就發現,三高會影響內分泌失調,影響性功能,須從源頭救治。

這名工程師不知自己有糖尿病,加上近來景氣差,工作壓力大,結婚3個月來,常感力不從心;為讓新婚妻子覺得滿意,每次行周公之禮前,就先來一粒壯陽藥,結果仍敗陣下來。

agapanth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數種嬰兒沐浴產品含可能致癌物

更新日期:2009/03/14 17:35


根據美國一個消費者保護團體「安全化粧品運動聯盟」的一項報告指出,美國多種暢銷嬰兒沐浴產品,含有「甲醛」或「1,4二氧陸圜」這兩種可能的致癌物質,其中多款知名品牌的嬰幼兒衛浴產品,都遭到這份報告點名(葉柏毅報導)


根據這份報告指出,包括知名的「嬌生嬰兒洗髮精」(Johnson's baby shampoo)、「萊雅」(L'Oreal)的「二合一兒童溫和洗髮精」(Kids Extra Gentle 2-in-1 shampoo)、以及寶潔公司所出品的「幫寶適 Kandoo(Pampers Kandoo)泡沫洗手乳」等等,這些產品的甲醛含量,都「足以造成皮膚高度敏感者的過敏反應」;此外,部份知名暢銷兒童衛浴產品,則是含有「1,4二氧陸圜」這種化學物質。報告指出,在兒童沐浴精或洗髮精中所發現的甲醛,可能是一種防腐劑所產生的副產品;而「1,4二氧陸圜」,則是存在在部分產品所用的發泡劑中。美國環保署及衛生部曾經確認,「1,4二氧陸圜」會導致動物出現癌症,也是「潛在的人類致癌物」,而美國國家癌症中心(NCI)的研究,也曾經針對曝露在甲醛中的勞工進行過分析,結果發現,甲醛可能會引發鼻竇癌、鼻咽癌、腦癌,也可能會導致血癌。美國消費商品安全委員會曾經指出,就算是在商品中,只存在有少量的「1,4二氧陸圜」,也是「相當令人擔憂的事」。

agapanth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國人有隱形腸道息肉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


腸癌前身主要是腸道息肉,近年醫界發現一種不易篩檢、惡性度較高的「隱形息肉」。台大醫院將發表的國內首份流行病學報告指出,平均四%國人帶有此類息肉,五十歲以上盛行率更達五點八四%。

針對腸癌高危險群以內視鏡偵測並切除腸道息肉,最能有效預防腸癌,絕大多數息肉都是隆突型,乍看像顆小香菇,但是外觀平坦或凹陷的「非隆突型息肉」實在太不醒目,很容易成為內視鏡檢查的死角,危險度卻更高。

報告顯示,年過五十歲後非隆突型息肉盛行率會提高一至兩倍,平坦型從二%增至五點六%,凹陷型從零點一%增至零點二四%。

agapanth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結腸直腸癌 居癌症首位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


十大癌症排行
乳癌發生率最高 篩檢擴大為40歲到49歲


根據衛生署最新統計,結腸直腸癌罹癌人數首度破萬,甚至追過肝癌,居所有癌症首位。國健局分析認為,應與飲食西化有關,現代人喜歡速食、吃紅肉、燒烤等,又缺乏運動,導致結腸直腸癌快速攀升。

國健局副局長趙坤郁表示,要預防結腸直腸癌發生,應多攝食蔬果等高纖維飲食與規律運動。而今年開徵的菸品健康捐預算,有十億元用於癌症篩檢,乳癌篩檢對象將擴大至四十歲到四十九歲,並將擴大口腔癌、結腸直腸癌篩檢範圍。

agapanth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保護靈魂之窗 免費健檢起跑

〔記者李穎/北縣報導〕


40歲以上的民眾如果出現視力模糊、頭痛、噁心等症狀,別以為是感冒,這可能是青光眼的症狀!

罹青光眼 8成沒明顯症狀

昨天是「世界青光眼日」,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台灣青光眼學會與台北縣政府宣導防治青光眼,因為青光眼8成病患沒有明顯症狀,一般患者察覺視力受損時,近半數視神經已經受損,呼籲民眾每年定期接受眼科檢查。

歌手蕭煌奇患有先天白內障,因用眼過度,引發後天青光眼視神經萎縮,從此看不見,在台灣有8成的青光眼患者沒有明顯症狀,察覺視力受影響時,視神經受損超過40%,任何手術和藥物都無法恢復視力損傷,青光眼的預防宣導格外重要。

agapanth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西藥併用 注意加成與拮抗作用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2009.03.11 08:32 am


正在服用抗焦慮劑的民眾,同時服用具抗驚厥效果的中藥,可能讓作用加成。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藥組廖宜立主任指出,例如柴胡龍骨牡蠣湯就是具抗驚厥效果的中藥之一,若與抗焦慮劑合用,須考慮到作用加成的可能。

中醫師指出,抗驚厥的意義類似安神,以柴胡龍骨牡蠣湯來說,其對於出現入睡困難、多夢、急躁易怒胸悶腹脹、頭痛目脹、口苦咽乾、便秘、舌紅苔薄黃、脈弦數等症狀有改善作用。不過中醫常配合針灸神門、太衝、風池、百會,配合耳針以神門、心、皮質下、肝等穴位以治療失眠情緒問題。

agapanth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體質造成頻尿、便祕 快調整作息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2009.03.12 08:29 am


人體老化後,容易出現頻尿、便祕等情形。中華民國女中醫師協會榮譽理事長呂張卻醫師表示,傳統中醫認為腎氣虛容易產生頻尿,胃火旺則容易造成便祕。

呂張卻醫師指出,只要證實頻尿、便祕等現象非疾病所引起,都可經由生活習慣的養成與調整來改善。以頻尿來說,一個晚上如需起床三次以上就叫頻尿;屬於功能性頻尿或失禁者,可練習收縮小腹及收肛運動來強化骨盆底肌的功能,持續作、反復作、早晚作,每次約卅分鐘,可達到預防和改善頻尿的效果。

agapanth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超過5種藥 恐交互作用

【聯合晚報╱記者韋麗文/台北報導】 2009.03.11 03:04 pm


用藥超過五種,就該檢討了!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連瑞猛呼籲,老人家慢性病多,往往多重用藥,子女若發現老人家日用藥超過五種,產生交互作用的機會大增,應該請醫師、藥師討論,是否可以整合用藥。

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今天舉辦會員代表大會,關心老人用藥問題。連瑞猛指出,65歲以上老人半數患有慢性病,平均每個人罹患1.4種疾病,而住在護理之家的老人,罹病情況更複雜,平均有4.5種疾病,用藥複雜度高,平均用藥種類超過5種。

連瑞猛說,重複用藥是老人家用藥的最大問題,只要一天用藥超過五種,藥物之間產生交互作用的風險就很大,若家中老人家每天吃藥超過五種,就該找藥師、醫師討論,是否需要檢討用藥。

agapanth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換季/春過敏、癢癢上身? 醫師:可多補充維他命C

更新日期:2009/03/11 15:35 記者蔣文宜/台北報導


從嚴冬到春天萬物才正要甦醒,不過,正處適應期的皮膚,在換季的當下,可能冒出不少痘痘,或出現脫屑現象,皮膚科醫師說,現在常見的皮膚問題,就是汗皰疹及過敏性蕁麻疹為主。

春天空氣的濕度和氣溫變化較大,皮膚狀況也不穩定,春暖花開之際,花粉症也易使本就皮膚過敏的人產生過敏反應,引發皮疹、濕疹。

書田診所皮膚科醫師鄭惠文表示,汗皰疹是皮膚濕疹的一種,通常出現在手腳對稱面,易出現在換季之際或春夏時節,典型症狀為出現類似小水泡、並會搔癢,目前僅知與體質及壓力大有關,若把小水泡抓破恐會導致感染,建議及早就醫。

agapanth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1歲女罹患結腸癌 竟是因基因突變

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


一名31歲女性因為腹脹、嘔吐及體重減輕到台北榮總急診,經檢查發現她罹患結腸癌。醫師詢問發現,病患的家族中,有多位結腸癌或子宮內膜癌患者,進一步做基因篩檢,發現這名年輕女病患的MLH1基因突變,導致結腸癌的發生。

她的25位家族成員當中,也發現有4例為MLH1的基因突變帶因者,其中一人也是結腸癌原位癌病患。

台北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張世慶表示,根據統計,台灣近年來每年約新增9000例結腸癌病例。一般認為,與生活型態西化及結腸癌患者快速增加有關,約有2%的結腸癌患者是因基因突變遺傳而來,稱為「林奇徵候群」(Lynch),MLH1即為其中一個突變比例比較高的突變基因。

agapanth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降血糖藥「DPP-4」 納健保給付

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


台灣有超過百萬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卻有近7成未達血糖控制目標,且有體重增加困擾,容易罹患眼睛、心臟、血管等併發症。而健保局本月初開始給付口服治療用藥DPP-4,大幅減少低血糖及體重增加等副作用。不過,腎功能不佳者及使用胰島素者並不適合服用。

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台中榮總內科部主任許惠恒說,我國約有68%患者無法達到美國糖尿病學會「糖化血色素」小於7%的標準;85%仍無法達到我國或國際糖尿病聯盟小於6.5%的標準;且近3成使用傳統口服降血糖藥物曾發生低血糖症狀。

許惠恒指出,無法控制血糖原因,除隨著時間越久越難控制外,還涉及到生活飲食、運動習慣,但這些都是「說的比做的容易」。

agapanth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紮輸精管 想生再開? 一旦有精蟲抗體 自然受孕難

記者徐夏蓮/台中報導


男性結紮不是在輸精管裝開關,要關就關、要開就開那麼簡單!

台中醫院泌尿科主任林明峰昨天指出,門診中,有才20歲出頭的大男生跑來要求結紮,一問之下,他未婚、未生育,想來結紮的原因是不想戴保險套,女友不想吃避孕藥,他怕女友懷孕,想來結紮「省事事省」。

林明峰問他:「難道將來不想生育子女嗎?」他竟天真地回答:「到時候再打開不就好了?」讓人啼笑皆非,簡直是把結紮當成是「開關自如」。

也有30歲出頭的夫妻,夫妻倆不是沒工作,只因認為養大孩子至少要花上千萬元,夫妻倆雖從未生育,做丈夫的竟跑來要求結紮,只為「一勞永逸」。

agapanth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精油使用不當 可能產生有毒副作用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2009.03.05 08:40 am


精油養生雖看似溫和,但使用不當,還是有毒副作用。中醫師吳明珠在北市中醫師公會衛教講座中指出,有些精油有光毒性,少部分具神經毒性,部分民眾則可能產生接觸性過敏反應。

除了常見的萊姆、柳橙等精油具光敏感性作用外,中醫師指出,如小茴香精油等外用後照射太陽也可能產生光毒性。

許多臨床醫師趣稱,再怎麼看似平常的物質都有人接觸後發生過敏,更何況精油是萃取自藥材的高濃度揮發物質,並非隨處可見的天然物;有民眾吸入微量便產生接觸性皮膚炎,或用以薰香後,經由血液循環引發全身性過敏;還有人只塗抹在腳上也全身過敏。

agapanth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排便不正常,可能為大腸癌前兆 定期篩檢很重要

更新日期:2009/03/05 09:22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您有便秘、大便解不乾淨、大便變細或一天跑好幾次廁所的情形嗎?千萬別輕忽這些問題,這些都有可能是大腸癌的徵兆。


根據衛生署統計,大腸癌是台灣十大癌症死因第三名,其發生率為第四名,大腸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但是若等到排便習慣改變、體重減輕及常有解便不完全感時,大腸癌往往已進行至二、三期以上,反之如果透過定期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則五年存活率最高可達九成。

agapanth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切子宮治尿失禁? 專家:切了更慘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


「妳的尿失禁是因為膀胱被子宮壓迫,要開刀把子宮拿掉,順便把膀胱吊起來!」台灣尿失禁婦女估計破百萬人,至今還是有醫師動不動以治療尿失禁為由,要為女病患切除子宮。

專家指出,尿失禁與子宮壓迫無關,切除子宮易傷及神經,反倒尿失禁會更惡化。此外,尿失禁手術失敗,有時可能與誤診有關。

52歲的劉太太原本在某醫院醫師建議下,接受尿失禁手術,同時又切除子宮,但症狀卻絲毫未見改善,進而到台北榮總求診。北榮外科部泌尿外科醫師林登龍發現,劉太太的漏尿型態不尋常,除打噴涕、咳嗽就漏尿外,剛小完便後,竟然漏尿嚴重,進一步檢查發現,她除了「應力性尿失禁」外,尿道也長有一顆中空的「憩室」,尿液會流入蓄積,是解尿後,會二度漏尿的主因。

agapanth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罕見菊池病 女童左頸淋巴結腫又痛

記者傅潮標/苗栗報導


苗栗縣苗栗市10歲林姓女童,左頸疼痛且淋巴結腫大,經送大千醫院接受淋巴結切片檢查,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徐北辰診斷為菊池病。他說,菊池病屬於罕見、良性的疾病,但要注意是否轉變成紅斑性狼瘡,應定期追蹤2到3年。

徐北辰說,菊池病(Kikuchi disease),最早是由日本的菊池醫師在診治一名年輕女性病患時發現並報告出來,因此得名。

患者以小於40歲的女性居多,約有30到50%會發燒,通常不會發高燒,持續約一週,很少超過一個月。頸部淋巴結腫大是另一項主要症狀,通常發生在單側,以後頸部最常見。腋下、縱膈腔內或鼠蹊部等淋巴結也可能腫大。其它症狀包括疲倦、關節炎、關節痛、肝脾腫大、白血球減少及貧血。

agapanth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未完全咀嚼 食道易受傷

更新日期:2009/02/28 04:09 〔記者甘育瑋/花蓮報導〕


花蓮慈濟醫院腸胃內科日前分別有2名病患因吞嚥藥物及食物,產生疼痛劇烈而就醫治療,發現已引發急性外因性食道潰瘍。醫師建議,民眾平常服用藥物要搭配開水,吞食藥丸、膠囊不要一次吞太多顆,飲食時,更應避免狼吞虎嚥。

慈濟醫院腸胃內科主治醫師陳健麟指出,食道潰瘍常發生在年齡層較高者,以胃酸逆流引發食道發炎、潰瘍為主,而食道最常發生潰瘍的位置在食道上3分之1的位置,這是食道最窄的地方,吞食藥丸不慎或食物未經完全咀嚼,都可能造成這部位的食道受傷、發炎甚至潰瘍。

這次造成食道潰瘍的2名病患,一名是因為吞食抗青春痘藥丸,疑因吞嚥不當,藥丸「卡」在食道,藥雖溶解了卻造成食道潰瘍,另一病人則是吞食咀嚼不完全的蝦仁,引發食道潰瘍,出現食道發炎、潰瘍,有疼痛症狀。

agapanth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慢性骨盆肌肉疼痛症 容易讓婦女誤切子宮

記者翁聿煌/基隆報導

基隆一名李姓婦人因為長期腹痛,感覺好像「有東西要掉出陰道」,但遍尋醫師仍無法根治,5年前甚至切除子宮,沒想到疼痛依然存在,還被家人誤以為精神問題,直到基隆長庚醫院婦產科醫師金宏諺診斷,確認為「慢性骨盆肌肉疼痛症」,施以適當藥物治療,才有效減緩病人的長期疼痛感。

金宏諺指出,根據美國統計,每年有十分之一的子宮切除手術是因為「慢性骨盆肌肉疼痛症」,顯示大多數醫護人員對這種病症仍是非常陌生,至今這種疼痛症仍困擾著許多婦女,直到近年隨著婦女泌尿專科的成立及觀念普及,慢性骨盆肌肉疼痛症的診斷及治療才有長足進步。

agapanth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長期吃胃藥 恐胃腸細菌增多

更新日期:2009/02/27 12:22 中時健康 楊格非/台北報導


許多民眾在看病時,總會提醒醫師,多開一些胃藥,因為西藥會傷胃,服藥時需配胃藥來保護。不過,藥劑師指出,胃藥能不吃,就不要吃。即使胃藥(制酸劑)算是安全性高藥品,但長期服用高劑量胃藥,還是可能出現副作用,對身體造成影響。

「胃藥還是一種藥!」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院區藥劑科主任王淑孟表示,胃藥就是制酸劑,大部分制酸劑都屬於指示用藥,相當安全,而民眾也可以自行在藥局購買服用,但如果把制酸劑拿來配藥吃,長期服用下來,還是可能出問題。

王淑孟指出,只有少數幾種藥物,在服用之後,容易傷胃,例如,阿斯匹靈、類固醇及非類固醇消炎劑等,但也不是所有服用這些藥的人都會受到影響。

agapanth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