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Chapter 5 道德什麼時候在家?



*道德判斷再正常的大腦中並不是一件簡單的是,它先是一個直覺的情緒反應,然後認知反應才出面。

*「對於某些道德兩難,腹內側前額葉在正常的判斷對與錯上,是個關鍵。」這樣的發現支持了情緒在判斷上的必要角色。

*對剛入神經科學之門的人來說,我們不再假裝健康的大腦才是理性的大腦,它不帶情緒的計算完後,吐出有道德一致性的答案。客觀的道德真相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但是我們不再假設它是啟動按鍵(*陸橋兩難問題)的唯一力量了。

*青少年和成年人在大腦上的差別太過顯著,所以讓未成年者接受死刑的懲罰是個風險。

*最高法院的判決對年輕人「不幸但暫時的不成熟」(infortunate yet transient immaturity)和「不能修補的腐敗」(irreparable corruption)做了區分。

*大家以為成人的腦是固定的,不能再改變了,這是個非常錯就不能時候誤的迷思,它可能會是下一波神經影像研究衝擊司法制度的主題。

*我們的司法制度有個基本的假設,就是每個人都能理性的做出道德判斷而不受情緒的干擾。現在這個假設在神經科學的嚴格檢驗下開始崩潰,但是格林和科恩一直想去挑戰這個系統強調的報復。

*我們一般人的道德直覺是認為犯人,除非他能證明他心智有缺陷,不然就是個壞人,就胎為他的不道德選擇贖罪;因為人士有自由意志的,既然犯人選擇犯罪,他就該補償他的罪行。這種想法其實是站在心智與大腦分離的立場,也就是說,把心智獨立出來看,這是一個做決策的地方,它操作著大腦這個機制。只為行動負責,除非功能不彰的大腦干擾它決策的制訂,在這個時候,我們就不能去怪罪心智,因為大腦壞掉了,在這個時候,我們就不能去怪罪心智,因為大腦壞掉了,就像板車的駕駛對失控的板車所造成的損害不必負責一樣。

*對擁護司法系統應該是預防而不是報復的人來說,神經活動是不是個藉口不重要,它有沒有解釋性才重要。假如我們瞭解攻擊性行為下的心智活動,我們不是就站在比較高的點,更可以去預防暴力了嗎?

*當我們移步去看道德是怎麼形成的時候,我們所在意的似乎是比較少的傷害,比較多的慈悲行為,而不是「我覺得怎樣」--以我們的感情去影響我們的道德判斷。從預防暴力的觀點來看,或許沒有任何人性特質比處理強烈情感的心智敏捷更為重要。而清楚瞭解我們覺得什麼是對的這件事,不但受我們價值觀的影響,也因為我們的情緒經驗而染上色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gapanth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