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冷靜看待「台灣接單大陸生產」比率升高

2015年07月12日 04:10 主筆室


經濟部日前發布「2014年外銷訂單海外生產實況調查」報告,顯示「台灣接單、大陸(含香港)生產」的比率,已升高到47.1%,且顯著高於5年前的43.8%。國人對於此一現象,有必要以冷靜的態度,和正確的視角來看待及解讀,而毋需一味憂心忡忡。

上述的47.1%比率,表示去年台灣每接到1百美元的外銷訂單,就有將近50美元是在大陸生產或出貨。這種現象,表示台灣生產的條件,已經遭受到大陸的激烈挑戰,對此,國人自應予以高度關切。

然而,國人若能冷靜下來,以正確的視角來解讀,當可發現,「台灣接單、大陸生產」比率之升高,背後實有諸多客觀因素在推波助瀾,並非完全是台灣廠商不爭氣。

譬如,大陸的生產鏈建設,近年確實進步很多,目前已達「門類齊全、配套完整」的程度,因此台灣外銷訂單被轉到大陸生產,實是大陸已具備生產優勢所致。更何況,大陸生產鏈中,包含著很多台資生產者;台灣接到的外銷訂單,若轉由大陸台資廠商來生產,那對台灣而言,也是「肥水不落外人田」。

其次,大陸內需市場崛起後,台灣接到的外銷訂單,有越來越多是要把商品供給大陸內需;這樣的訂單,在大陸生產、就地出貨,顯然比較有效率。

還有,這種大陸生產比率之升高,也顯示台灣廠商的「三角貿易」越做越大,亦即有些外銷訂單,是「台灣接單,大陸生產,交貨給第三地」;這種案例,本質是台灣廠商把第二地(大陸)的貨品,賣到第三地(美歐日等),台灣廠商是居間操作生意者,而非商品的生產者;這也是國際貿易上常見的貿易型態。

追根究柢來看,「台灣接單、大陸生產」的事例,早就有之,並非近年才有。最早一批登陸投資的台商,就是因為接了外國訂單,卻卡在當時台灣生產成本過高,無法在台灣生產,所以只好「轉場」到大陸去設生產線。由此可見,「台灣接單、大陸生產」,是伴隨兩岸經貿活動而生的現象,實不必大驚小怪。

但為台灣利益考量,總不能讓這種大陸生產比率,無止境地升高。根本解決之道,可由我政府出面,輔導台方廠商,包括大陸台商,各自建立合理的「兩岸分工」機制,也就是把不同層級的商品,分別安排在兩岸兩地生產、出貨,而不要過度倚賴大陸的生產鏈。

直白地說,就是高檔次、個性化、較小量的商品,儘量安排在台灣生產;至於大眾化、普及型的商品,則可以充分安排在大陸生產。這樣的兩岸分工,是當前台灣重振貿易優勢的最佳模式。

上述的兩岸分工,台灣已有若干行業採行,而且收效不錯。像自行車行業,幾大廠商都已到大陸設廠,但在台灣也都留有生產基地,這就是為了兩岸分工而設,即大陸廠主要作大批量生產普及型商品,供應大陸市場;台灣廠則較小量生產個性化高檔商品,供應歐美市場及台灣本地市場。

依產品層級來作兩岸分工布局,這對台灣外銷品的水準,是一種嚴酷的考驗。換言之,如果台灣外銷商品的品級能不斷提升,那在台灣生產的必要性就很大。反之,若是台灣外銷商品的品級一如舊慣,難見提升,則台灣接到的外銷訂單,會有越來越多轉往大陸生產,因為大陸生產一般商品的能力,比台灣強。

由此看來,「台灣接單、大陸生產」比率之高低,其實牽涉台灣生產水準之優劣。如果台灣生產水準很高,專門接高級品的訂單,則這種訂單轉到大陸生產的空間並不大;要是台灣的生產水準不進步,只能和大陸做一樣的東西,那台灣接到的外銷訂單,當然會大量轉往大陸生產。

當前台灣和大陸的經濟競爭,主要牽涉技術和生產能力的對比。其中的關鍵問題是,台灣能做的商品,大陸也大都做得出來了。因此,台灣有必要來一場技術大革新,使生產水準顯著領先大陸,這樣才能穩住外銷訂單的台灣生產,也才能維持兩岸經貿的穩健交流。這是「台灣接單、大陸生產」比率升高現象背後,對台灣最有「建設性」的啟示。(工商時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gapanth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