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上人提倡遠離奢華 回歸樸實

2008-12-30 中國時報 【簡東源/特稿】


 今年十月,證嚴法師推出《清貧致福》一書,倡導知足、心安。但是接踵而至的全球經濟大海嘯,世界進入高失業率的時期,她轉而呼籲世人堅守「清平致富」,以清淨心,創造心靈豐足。從「清貧」到「清平」,證嚴法師展現了「觀機逗教」說法的靈活性。

 「清貧思想」是日本人中野孝次於一九九二年倡導的觀念。身兼詩人、作家、小說家的中野,在九○年代日本社會追逐金錢時,提出「選擇最簡樸的生活來表現自己的思想」,降低欲望與需求,豐足精神的號召,引起日本社會重視簡樸生活。

 證嚴法師眼見全球追求金錢遊戲,一昧朝著奢華一端傾斜,勢必引起風暴,未雨綢繆提出「清貧致福」的觀念。她所說的「清貧」不是貧窮,而是「回歸樸實」,提倡遠離奢華,重視心靈的富足。

 然而,全球經濟海嘯,貧窮、失業的一端愈來愈多,單單台灣失業人數逾五十萬人,講「清貧」容易引起誤解。證嚴法師再提出「清平致富」。「清平」是以清淡平安的心靈,修心安分、勤儉務實。面對生活用清淨的心、多造福。「平」是平平淡淡的生活;「富」是心中有愛,克制自己的欲,提升心靈的富足。佛法強調「觀機逗教」,就是面對不同「根機」與「時機」,提出對治教法。

 然而,面對失業、待業者要如何度過全球性經濟風暴,要如何「清平致富」?唯有「安忍」於此時,才能「安住」於斯。「安忍」是佛教布施、持戒、安耐、精進、般若、禪定等六度中的第三度,意為安於忍辱。「六度相攝」指的是行布施時,同時攝屬持戒、安忍、精進、般若、禪定。好比一塊六個切面的金剛鑽,任何一道光線射入一面,其他五面也會呈現出耀眼的光芒。安忍的「忍」有三層的意義:「刃於心」是第一層意義,面對無可逆轉的失業、生活的困頓,要「忍耐」。其次是「認識」,認識原因、認識條件,知道自己缺失,從失敗中改正或重新學習、重新調整。忍的第三層意義為「安住」,也就是不動心。在忍耐、認識之後,面對橫逆才能安住。

 不論是「清貧致福」或「清平致富」,在M型社會的兩端都能受用。因為「清貧致福」讓講究奢華風的一端,朝儉樸的中央靠攏;「清平致富」則是對於M型社會另一端,降低物欲,安頓心靈,回歸中央。二者都是強調安住於「簡約的生活」,以「簡單的飲食、簡樸的衣著、簡潔居家環境和簡便交通工具」來生活。

 證嚴法師的觀機逗教的靈活性,可見一斑。


相關網站

‧慈濟全球資訊網:http://www.tzuchi.org.tw/


延伸閱讀

證嚴法師對你的歲末祝福:清貧致福 生活若儉樸,人生就幸福!

‧博客來書籍介紹:清貧致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gapanth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