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編.輯.室.報.告-企業大趨勢 從分割到合併

2013-10-24 01:55 工商時報【王中一】


 從台股的發展軌跡來看,台灣的上市櫃公司過去相當熱中於切割獨立企業部門,除了專注單一產品線、強化小公司的運作彈性之外,透過不斷的上市櫃過程,將原本每股10元面額的「小雞」拉拔長大,開闢除了員工配股分紅之外,另一條更豐厚的獲利之道,也是業界普遍實施、卻也不好明說的潛規則。

 若討論這種「細胞分裂」的獲利複製模式,IC設計業可說是其中代表,往往就是將新產品切割到新公司,花個3~5年上市櫃,飽賺個1~2年股票財之後,重啟爐灶再來一次。隨著時間過去,留在原本「母體」的產品幾乎是沒有競爭力,股價越來越低,人才持續流失,如此的惡性循環,雖然還說不上是「殭屍企業」,但也不過是程度上的差別而已。

 從另一方面看,隨著國際化腳步越來越快,網路的高速成長也打破了不少產業的既定慣例,專注單一品項、強調小而美的公司型態,也開始出現無法適應現代化集團作戰需求的狀況。

 簡單來說,光是匯率變化,小公司就很難養一支專業團隊每日緊盯匯率變化,藉由大部分的自然避險以及少量的操作,成功在新台幣升貶的過程都能獲利。

 另外,電子業的專利權訴訟更為常態,小公司就算開發出超棒新產品,但怎能敵大公司養的專業團隊所祭出的國際級專利權訴訟?扣除掉龐大的律師費不說,冗長的訴訟過程和動不動祭出的假處分,大鯨魚就足以讓小蝦米不戰而降,。

 儘管由母集團切割獨立的子公司,依然有母體的依靠,但隨著分割時間越久、兩邊的制度、人事變化差異更大,雙方的關連度也持續淡化,不少小公司都感嘆母體已淪為「招牌」、甚至打著集團奧援名號,強行要求內部採購等作為;而母集團內部對子公司不聽號令、獨享高額分紅和股價狂飆的現象,不滿程度也日益滋生。

 因此,這些年來的全球企業的營運趨勢,就逐漸從以往的「切割獨立」,走向「合併統合」。如同台達電前兩年宣布合併旗下的被動元件廠乾坤時,當時的執行長海英俊就強調「One Delta(台達電的英文名)」是未來的走向,事實上,非屬於核心的事業體如旺能,最後則併入新日光(3576)旗下,只保留持股,而不參與營運。

 至於同為電源大廠的光寶科,也是另一個典型。光寶科在多年前先是啟動「四合一」,將旭麗、源興等納入,而當時因為股價和總金額等考量而未併入建興電和閎暉,但今年也先併入建興電,持續朝向「One Liteon(光寶科的英文名)」邁進。

 相較於其餘的大型電子集團都陸續啟動合併子公司,這兩年開始一反常態,不再提每年要成長15-20%的全球的EMS霸主鴻海,則展開逆勢操作,尤其特愛將自家比喻美國海軍體制,下轄N大艦隊,未來還要切割30-50家企業掛牌,加上原本就具備「鴻家軍」色彩的已掛牌公司,以及鴻海旗下投資公司持股的「泛鴻海」家族,堪稱枝繁葉茂、全球第一大企業集團也不為過。若干年後,若看到台股每20家上市櫃公司就有一家「鴻海概念股」,也不用太訝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gapanth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