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草莓族? 找工作碰一身傷
【聯合報╱記者 李奕昕】 2008.12.07 02:50 am
景氣寒冬,在年終歲末對甫畢業或退伍,開始找工作的年輕人而言真不好過。我擔心,不少年輕人長期仰賴工讀、兼職,加上役期縮短、派遣人力興起,此景將更嚴重。
以臨時雇員或兼職取代全職工作,代表著勞動者失去津貼、假期薪給、保險福利、工作升遷、工會組織等保障,甚至沒有足夠養活自身的薪水。這些壓低的成本衝高企業利潤、犧牲培訓員工、建構長期工作環境的情形,也影響職場穩定性。
我在咖啡店打工的朋友說,「靠著打工承擔學費和生活費,很吃力,看著每天經手的咖啡,根本喝不起!」青年失業率在國內失業人口比例逐年提高,另一位朋友感嘆,有人指草莓族外表好看,但不經碰,一碰就傷,不過,但在現實生活中,七年級生謀職確實「碰得滿身傷」。
浮動的勞資關係,也讓企業文化難以建立。一位加油站小弟說,「下班後,我不會參加老闆的啤酒聚會」,賣場工讀生說,「離開賣場時,背包常被主管投注懷疑眼神」,他們如何認同企業?
短期打零工、兼職式、工讀式的職務,讓僱傭關係和勞動價值難獲定位,雇員也對企業沒情感,失去忠誠度,越來越多人在30歲前經濟仍無法獨立,年輕人進入職場充滿無力感與被剝削感,值得重視。
新竹縣政府規劃三園四所,創造就業機會,讓年輕人不必離鄉背井,我認為是有遠見的作法,但也希望進一步善用新竹地區大學城特性,與學校開啟產學合作,或開辦符合職場供需的專業學習。
中產階級消逝的「M型社會」悄然臨至,政府有義務處理全球化帶來的社會傾斜。
當指責草莓族不堪操時,也有必要改善職場環境,避免先烙下年輕人不堪大任只能當臨時工的刻板印象,讓人碰得滿身傷。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