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新勞動法太傷 中國工廠掀倒閉潮

編譯陳柏誠/專題報導


全球經濟成長最快速的珠江三角洲,今年初遭遇一場巨變,由於中國自年初開始實施新勞動合同法,導致這個全球最大的製造業基地一夕變色,數以萬計的港資企業關門,以及數量龐大的中小企業遷離,僅存的企業置身風雨飄搖之中,裁員、縮編、少接或不接訂單、工人罷工事件不絕於耳。

不只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也相繼出現企業倒閉潮。

由於商業環境惡化引發的隱性倒閉潮,當地數以萬計勞工今年初返鄉過年後,從此沒有再回去上工。

根據亞洲鞋業商會的統計,自勞動合同法實施以來,廣東總計五、六千家鞋廠在短短兩、三個月內就關閉了四、五百家,珠江三角洲原本有五.八萬家港資企業,目前已有大約一.五萬家「失聯」,東莞港資開達玩具廠更在最近突然宣布終止勞動合同,引發大規模騷動。倒閉潮還擴及製衣、玩具加工、電子加工等其他勞動密集產業,形成企業倒閉鏈。企業界呼籲暫緩甚至廢除勞動合同法的聲浪未曾間斷。

事實上,企業為了規避新法的衝擊,早在新法實施前便展開大規模裁員,或採用重新計算工作年資等手段,新勞動合同法的衝擊如此之大,在於它頒布的目的在保護勞工的權利,合約制度、工資計算以及勞資糾紛仲裁都一面倒偏向勞工階層,沒有兼顧資方利益,因此不只增加企業經營成本,還因為標準過高,導致企業在執行上的困難。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的常務會董余立明表示,勞動合同法衍生的企業成本增加大約十五%,其中一些條文允許工人追究一些企業以前不太合法的雇用情況,例如沒有支付加班費、沒有為工人投保社會保險等。有了條款加持,勞工彷彿拿到王牌,遇到資方稍微不合理便以罷工或是遊行等激烈行為回應,讓勞資關係變得更複雜。

因為這項保護勞工的法令,使得企業經營難以為繼,外資企業撤離和倒閉,反而使得很多勞工失去工作。中國經濟學家認為,「一連串的新政策使得珠江三角洲的經營環境越來越艱困,未來將有工廠繼續倒閉」。


實施新法導致勞資雙輸

中國當局自年初以來便開始研究因應之道,曾有意釋法或採取實施條例,對勞動法的內容進行調整,但是迄未見到有效措施。儘管經濟學家先後提出建言,亦無法改變現狀,而且情況還繼續惡化。有些經濟學家因此認為,「新勞動合同法導致勞資雙輸,因為它為企業帶來太大負擔,是人民幣升值之外,中國企業倒閉潮的另一罪魁禍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gapanth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