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近兩成企業擬裁員 客服、業務、總務最危險



更新日期:2009/03/24 01:13 張中昌


  大環境不景氣,許多企業面臨獲利困難窘境下,紛紛開始採取「裁員」手段,藉以降低營業成本。根據人力銀行調查,從去(97)年九月至今,超過三成的受訪企業坦承進行裁員,平均裁掉人數為20人,約佔員工總數12%,而有近兩成企業,打算三月還會再進行裁員,其中客服業務、生產製造、行政總務等職務最危險。

  根據經建會發布的景氣訊息,今年一月份景氣燈號已連續五個月出現藍燈,景氣信號分數也連續兩個月維持在最低的9分,可見目前金融海嘯持續發威,重創經營環境下,許多企業賺不到錢,只好開始思考縮減成本負擔。

  1111人力銀行副總經理吳睿穎指出,近半年來,有高達30.51%的企業都曾裁員,其中比例最高的產業,依序為製造傳產、民生消費、資訊科技等。雖然有些企業強調是定期淘汰績效不彰或不適任員工,但也不小比例的企業透露,是因為業務遭裁撤,造成人力明顯多餘。

  反觀教育與政府相關機關,果然是裁員企業比例最低的產業,充份證明不景氣下,穩定特質讓公家鐵飯碗在求職市場中一枝獨秀。

  至於接下來仍有近兩成企業計畫裁員,從調查結果顯示,客服、業務、生產製造、行政總務等職務都很危險。

  吳睿穎分析,客服或業務多以績效作為淘汰標準,引發的爭議可望較少,也是企業汰弱換強最具效果的職務別,而其他工作由於替代性較高,自然容易進入危險名單。

  雖然「裁員」似乎已變成現在企業面臨不景氣的做法,但吳睿穎強調,還是不能輕忽所帶來的負面效應,因此除了合法合理與被裁員工「好聚好散」外,如何提振現職員工士氣更需注意,避免造成恐慌,不但影響工作效率,甚至引發離職潮。

  另外,企業同時要保留人力運用的彈性,若是「裁過頭、補人不及」,就會發生眼睜睜看著訂單被搶走的遺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gapanthus 的頭像
    agapanthus

    印心耕讀

    agapanth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