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創業理財》縮小營業規模 減少資金風險



【經濟日報╱徐谷楨】 2008.11.14 02:49 am


現在消費環境不佳,大家都講求「現金為王」,消費者看緊荷包,中小企業也應該維持「小而美,小而省」的營業規模,才是最佳狀態。

德昌會計師事務所林建邦表示,企業少做一點生意,相對可以減少購料支出,進而降低負債比例,否則遇上銀行抽銀根而跳票就不好了,要等清償註記六個月後才能銷掉,繼續借款。

林建邦指出,銀行緊縮信用,連銀行之間的拆款利率都變高,更何況是對企業的放款。最近就有一家不錯的中小企業,年營業平均三、四千萬元,因為銀行在合約到期時沒有展延,事出突然,造成這家公司發生跳票情事。

林建邦建議,企業在現今時局更要加強對現金的控管,除非有充沛的自有資金,有負債的企業就要降低負債比,不要過度依賴負債,尤其是高槓桿的操作,這麼一來就不怕會銀行突然緊縮信用,「讓負債對現金流動性的影響降到最低」。

由於企業很多貸款是屬於購料貸款,所以具體的作法就是縮小營業規模,例如原本為了賺500萬元,需要準備300萬元的購料成本,現在不妨將獲利目標訂在100萬元,那麼就只需要60萬元的購料成本,如此「縮小營業循環」,主動保留240萬元(300萬元減60萬元)的實力,落實「現金為王」的策略,資金風險將減少很多。

也可以減少應收帳收的風險,例如原本可以賺100萬元,但現在只賺50萬元就好,這筆應收帳比較少,就算晚一點才能收到,也不會影響營運。

林建邦指出,如果生意做很大,有高額的購料貸款,一旦銀行要求快速清償,就需要找很多周轉金。但遠水救不了近火、小水救不了大火,這種動輒百萬、千萬元的購料貸款,不是向親友借錢就能解決的問題。

專家強調,穩穩的賺、小小的賺即可,若是因為要做大而導致倒閉,就沒有意義了。

林建邦認為,中小企業主必須苦撐待變,只要能在市場上留下來,就會有機會,例如未來可以進一步拉高市場占有率,增加獲利率。他說:「現在是比誰的氣長,不是比誰的氣強;寧願做小,也不要做到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gapanthus 的頭像
    agapanthus

    印心耕讀

    agapanth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