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慢性疼痛 整天坐立難安 可能與憂鬱症有關



文/柯俊銘


一般而言,只要身體疼痛達6個月以上,就可稱為「慢性疼痛」,例如偏頭痛、下背痛、五十肩、退化性關節炎等。這類疼痛雖沒有馬上致命的危險,但發作起來,卻會造成社會職業功能下降,終日都坐立難安,讓人苦不堪言。

值得注意的是,一份於去年10月發表在國外「身心醫學期刊」的文獻指出:憂鬱、焦慮等負向情緒的出現,似乎會導致慢性疼痛變本加厲,阻礙當事人日常活動的運作,促使生活變得更加混亂。

這項研究是由美國印地安納州Roudebush VA醫學中心的科學家Matthew J. Bair博士所主持,他針對500名平均年齡為59歲且腰部、臀部或膝蓋等部位有慢性疼痛的民眾進行追蹤調查,目的在探討慢性疼痛若合併有情緒問題,對於患者原本的難過與不便是否會帶來加乘的影響。

剛開始經臨床評估發現,在這群具慢性疼痛的個案中,有20%的人伴隨有憂鬱症狀,3%伴隨有焦慮症狀,23%則上述兩種症狀都有。3個月後,再請他們填寫問卷,內容主要是詢問主觀的痛苦感受、實際的失能狀態與生活品質如何。

統計顯示,相較於單純只有慢性疼痛者,還伴隨有憂鬱或焦慮症狀者,傾向報告疼痛程度較強、處於失能狀態的時間較久、生活品質較差、本身較無活力,自認健康每況愈下;同時合併有焦慮、憂鬱症狀者,上述情形則是更加嚴重。

以失能狀態的時間為例,因慢性疼痛干擾所致,使得過去3個月無法去上課、上班或做家事的天數,純粹慢性疼痛者、兼有焦慮症狀者與兼有憂鬱症狀者分別為:18天、32天、28天,而兩種症狀都有者卻高達43天,由此可見一斑。

研究者表示,或許覺得疼痛理所當然就會心情不好,與慢性疼痛共存的憂鬱、焦慮症狀常被患者及其家屬所忽視,在未被辨識出與進一步介入處理的情況下,往往會惡化病情,加速既有功能的喪失與生活作息失序。

有鑑於此,建議有慢性疼痛者切勿一味隱忍,應儘早尋求治療,而周遭親友也要提高警覺,若發現患者有不尋常的情緒起伏,整個人變得容易失眠、暴躁易怒或食慾不振時,應鼓勵接受心理衛生專業的協助,藉以重拾身心的平衡。

(作者為公職臨床心理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gapanthus 的頭像
    agapanthus

    印心耕讀

    agapanth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