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台北電 (2015-06-19 12:14:58)
導光板廠茂林(4935)5月、6月受到電視需求降溫影響,營收無力續創新高,不過整體營收表現仍維持在高點,市場預估本季營收仍有10%的成長幅度。茂林今年推出厚度在2毫米以下的極薄導光板,通過大陸等品牌客戶認證,下半年出貨放量,今年可望維持逐季成長的表現。
去年度營收達62.42億元、年成長40.33%,稅後淨利5.82億元、年成長168.2%,每股盈餘4.52元,創下6年來新高。昨日股東會通過每股配發2元現金股利。
茂林董事長李滿祥表示,考量今年興建銅鑼新廠的資金需求,因此股利配發率較低,未來獲利和股利配發不會讓股東失望。
茂林4月營收約6.64億元,月增17.11%、年增20.34%,單月營收創歷史新高。不過5月分受到電視導光板出貨減少影響,5月營收下滑到5.62億元、月減15.36%,相比去年同期仍成長21.65%。茂林指出,5月、6月電視導光板訂單出現調整,出貨動能趨緩,不過美系IT客戶訂單仍相當穩健,整體來看第2季營收仍比去年同期有相當幅度的成長。第3季電視導光板出貨回溫,今年將是逐季成長的表現。法人預估,茂林第2季營收相比前一季仍可望成長10%,但是本季受到保留盈餘稅等其他影響,單季獲利可能略低於首季。
茂林第1季合併營收15.53億元,其中電視用導光板占比維持在30%,至於發光鍵盤和發光主機出貨穩定,營收占比約50%以上,而消費性電子產品和車載應用占比約7%,照明產品的比重則約3%。第2季電視導光板出貨下滑,營收比重將減少,但是發光鍵盤出貨在4月份衝高,因此整體IT產品營收占比還將維持在50%以上的水準。
茂林今年在銅鑼投資新廠,新廠最大產能可容納10條生產線,第一階段先投入5條生產線,估計今年底完工,明年第1季投產。新生產線瞄準大尺寸、超薄導光板應用,估計每條生產線月產值可達100萬美元。
茂林今年因應市場需求推出極薄導光板,現在一班側光式電視主要使用的壓克力導光板厚度一般為3~5毫米,今年則推出了厚度僅1~2毫米的導光板,直接和玻璃導光板競爭。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袁顥庭/台北報導)
- Jul 15 Wed 2015 11:30
[新聞] 出貨升溫,F-茂林營運逐季看增
- Jul 15 Wed 2015 11:19
[新聞] 正式併宏洲營收,宜進6月跳升;預期Q3續增
MoneyDJ新聞 2015-07-15 09:31:10 記者 許曉嘉 報導
加工絲廠宜進(1457)今年6月營收大幅跳升,主要係因開始併入宏洲(1413)營收。整體第二季營收達到10億餘元、季增近27%。儘管目前正值加工絲傳統淡季,但在營收結構改變、產品組合調整、垂直整合效益顯現推升下,加上8-9月後逐漸進入旺季,預期第三季營收可望續增兩位數幅度。
其中,產品組合今年改善動能主要來自於利基型產品比重提升,例如利潤較佳的車用布今年出貨可望挑戰成長30%以上,佔整體營收比重上看2成。至於收購宏洲股票在今年6月又取得私募股票後,連同母子公司可掌握股權已達4成,來自宏洲營收亦已於今年6月開始併入合併營收。
宜進為聚酯加工絲(含仿麻及各種特殊紗)、聚酯絲、聚酯粒、尼龍加工絲及環保聚酯纖維供應商,並以自有品牌海鷗牌及環保品牌Green Guard(G.G.)行銷。總部位於台北市,工廠分布於彰化、台南,目前聚酯絲/加工絲集中在台南廠生產,彰化廠部分停產出租,部分用於生產車用產品等利基項目。其中,聚酯絲月產能約4000噸,加工絲月產能約2000噸。
儘管去年油價波動對於上游原料及聚酯加工絲報價造成壓力,但公司透過成本管理及產能集中,同時調整產品組合,2014年本業獲利年增5倍,2015年第一季毛利率更提升到13.76%、加上業外處分利益,單季EPS達0.4元創近4年新高。
為了進一步改善營運,2015年入主宏洲,並於今年6/24又公告母公司及子公司(億東纖維)分別認購宏洲私募普通股計1.6萬張,每股6.5元,總金額約1.04億元。目前宜進持有宏洲股權比例約27.7%、子公司億東纖維持股比例7.57%、轉投資光明絲織廠(4420)亦持有5.3%。預期入股宏洲將使營收規模直接擴大,更有助於垂直整合效益於2015年下半年逐步顯現,帶動獲利提升。
宜進2014年營收44.9億元、年增1.67%,毛利率回升到6.95%、年增近2.7個百分點,營業利益1.28億元、年增5倍,稅後淨利8800萬餘元、每股盈餘0.34元。董事會決議每股配發0.3元現金股利,目前每股淨值13.9元。
2015年第一季營收約7.85億元,季減17%、年減28.8%,營業利益6000萬元,季減9%、年增7.5倍,業外處分投資利得6200萬元、處分資產利得1600萬元,稅後淨利1.11億元、每股盈餘達0.4元,為自2011年第二季以來EPS新高。
繼5月營收受季節因素影響而下滑,6月因併入宏洲營收而跳升至4.43億元、月增達77.46%、年增16.58%,累計上半年營收達18億元、年減約23.95%。其中第二季營收約10億餘元、季增近27%。排除業外因素及考量股本擴大,第二季EPS暫估0.2元左右,累計上半年EPS估約0.6元。
展望下半年,預期在營收結構改變(併入宏洲)、產品組合調整(如車用布保持成長且比重提升)、垂直整合效益顯現推升下,加上8-9月將逐漸進入加工絲傳統旺季,預估第三季營收可望較上季再增兩位數幅度。全年營收有機會挑戰38-40億元、雖年減估10%-15%,但獲利轉佳、EPS上看1.2元。
全文網址: http://www.money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26ab6d60-3df5-4ca2-8821-2b8bb97debd3#ixzz3gryhW1GH
MoneyDJ 財經知識庫
- Jul 15 Wed 2015 11:04
[新聞] 中興大學、鑽石生技成立生技投資平台
2015-07-15 09:28:14 經濟日報 蔣佳璘
台灣生技最大基金鑽石生技、中興大學合作成立「中興鑽石生技投資平台」,14日在興大舉辦簽約儀式,由校長李德財、鑽石生技總裁路孔明代表締約,未來雙方將結合業界資源資金與學界具商業潛力創新技術,扶植新創公司。
鑽石生技為國內量能最大的生技產學合作種子基金,去年起,陸續與台大、交大、陽明三校簽署合作,興大為其第四所簽訂合作的學校。總裁路孔明為興大傑出校友,民國68年畢業於經濟系,近年來,多次捐款給母校支持校務發展,此次與學校合作,主要是看中母校在農業及生物技術上面的研發能力,未來也將以此兩項領域為合作投資重點。
「中興鑽石生技投資平台」預計每年至少召開兩次創業合作會議,介紹新創團隊,進行商機媒合及轉介,將採投資方占股45%及校方占股55%的合作模式,由校方與技術團隊擁有主控權。
中興大學校長李德財表示,藉此平台鑽石生技能將實務經驗分享給校內新創團隊,讓學研走向商業化的過程更加順利,該校在農業與生物科技領域的研究成果具國際級水準,十多年來校內老師與台中榮總、中研院等機構皆有密切的合作關係,包含與台中榮總成立「榮興轉譯醫學研究中心」,聚焦於癌症醫學、免疫醫學及醫學工程三項領域,將實驗室的成果逐步應用到臨床並與中研院共同發表研究成果,獲得「國家新創獎」及「最佳產業效益獎」等;另外興大團隊與彰化基督教醫院血管基因體中心研發「粒線體移植」技術,合作開發粒線體分離技術對治療罕見疾病、神經退化性疾病,將有顯著功效,如今與國內最大生技創投鑽石生技合作,對於學研技術的商業化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雙方預計7月下旬召開第一次媒合會議,介紹的創新團隊包含:今年獲得國家實驗研究院創新創業激勵計畫冠軍的凱若發明製藥科技,該團隊開發「益生菌細胞工廠」用以生產高單價且具高效抗氧化的蝦紅素,以及由興大與台中榮總、中研院、高醫大合作開發出的奈米結構生醫檢測晶片等。
鑽石生技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天生技、富邦金、台新金、潤泰等集團共同投資成立,投資領域除生技外,近期也跨入文創等領域。
- Jul 15 Wed 2015 10:48
[求籤] 五十籤
佛前發誓無異心,
且看前途得好音,
此物原來本是鐵,
也能變化得成金。
解說:既然在佛祖面前山盟海誓,表示決不變心,那麼,此去一定會有好消息傳來的。俗云:「運來鐵變金,運去金變鐵。」所以不必灰心,認為這東西一定不值錢了,說不定運氣來了,鐵也能變成金呢!此籤告訴當事人,所以無法立刻實現,要有恆心,繼續努力,就能成功。抽到此籤,要堅定立場,等待有利時機的到來,即運氣逐漸轉佳,終究能完成大志大業的雄心抱負。貪圖目前的小利,即必然招致失敗。問婚姻,須忍耐接觸與誠實待之,必有所獲。起初雖有阻碍與煩惱,只要有恒心,一直努力下去必有好結果。問功名,目前不如意,加緊用功吧!
解曰▼
凡事有公人求完,吉。作事難成。家事家庭進益。家運瑞氣滿門。婚姻難成,成者大吉。求兒好,大吉。六甲男女貴氣,先男後女,男難養,生女好。求財大吉,寶樹開花。功名無。歲君吉。治病祝天地者平安,老拖尾。出外不可(慢即有大財)。經商先平平,後大吉。來人月光到。行舟早晚平平。移居好。失物急尋在(西尋)。求雨及時。官事拖尾(去倒得失了錢)。六畜平安大進。耕作早好晚平。築室慢吉。墳墓吉地吉穴。討海和者大吉。作塭先呆後有大利。魚苗後有大利。月令漸春風好。尋人速回。遠信音信速至。
古人:小兒路遇惡鬼 小兒遇三煞
煞即殺。小兒煞有廿六關。于鬼有五鬼關和鬼門關。本屬凶象。有符可解。難關可過。諭人只要肯信。逢凶化吉。鐵可成金。信乎。
- Jul 15 Wed 2015 10:25
[新聞] 醫材廠泰博 估下半年營運優於上半年
鉅亨網記者李宜儒 台北 2015-07-14 19:10
醫療器材廠泰博(4736-TW)董事長陳朝旺表示,公司所使用的藍芽模組都是自行研發、開模,連印刷電路板也是自行設計,在自有技術的支撐下,泰博產品所使用的藍芽技術是亞洲同業中,唯一通過醫療級認證的。
陳朝旺表示,公司規劃了醫療設備、APP及雲端的自我健康管理多種應用模式,客戶端可以依照個別的需求,選擇不同的模式,目前在台灣部分,已經跟馬偕、彰基醫院合作建立成功案例。至於海外客戶,也有跟美國疾病管理公司合作,由泰博提供雲端服務,每月收取月租費;另外近期也接到香港照護中心訂單,預估將出貨650套產品,營收貢獻700萬元
另外針對血糖監測部分,陳朝旺表示,據統計,做好血糖自我監測(SMBG)可避免80%糖尿病併發症,因此泰博先以台灣為主要市場(Home Market),規劃在台灣成立醫療平台,建立醫師團隊,未來可直接提供消費者諮詢服務。至於商業模式,陳朝旺直言,未來的APP將採收費方式,目前還是先免費提供給客戶使用,最快預估3個月之內將開始收費。
泰博目前遠距照護主要客戶仍在台灣,去年營收約1.5億元到1.8億元,今年將上看達2億元。隨著相關產品線已逐漸完備,下半年會積極推動相關業務,預估該項營收將可以10%到20%的速度成長。
醫材廠泰博 估下半年營運優於上半年
2015-07-14 17:59〔記者陳永吉/台北報導〕
國內血糖、血壓計大廠—泰博(4736)董事長陳朝旺今天表示,首季受到歐、日元跌價,產生8500多萬元的匯損,不過第二季估計已經減少很多,下半年已經跟歐洲兩個主要客戶重談售價,可望反應匯兌的影響,因此估計下半年營運會比上半年好。
陳朝旺說,首季營收低於去年同期,主要是匯率的影響,但第二季已經追趕上來,上半年較去年同期呈現小幅增加不到1%,但若以原幣計算,則成長幅度近10%,且因為自有品牌產品比重增加,使得毛利率較去年呈現成長。
至於血糖的新產品—金屬電擊產品,陳朝旺說,目前已在送樣、試機階段,該產品公司已投入4-5億元,良率有信心提高至95%以上,希望做成A+產品,誤差率做到11%,比標準的15%要低,雖然新產品成本較舊產品增加10-20%,但售價也會提高10-20%,可望增加公司營收。
另外泰博也持續布局健康雲端事業,陳朝旺指出,因為基期低,今年健康雲端產品營收成長100%以上沒有問題,下半年更明顯,因為接到香港某照護中心訂單,650個房間每個房間都要一套泰博的系統,合約價值700多萬元台幣,由於是未來趨勢,因此泰博今年會大力投入健康雲端產品,下半年會努力切入遠距照護商機。
泰博Q2起營運升溫 今年業績仍將穩健向上
MoneyDJ新聞 2015-06-15 10:00:17 記者 陳怡潔 報導
血糖儀大廠泰博(4736)第一季業績雖受到歐元貶值和匯損的影響而不如預期,不過,隨著新增美國大型通路商客戶的效益發酵,第二季拉貨力道升溫,歐元第二季匯損因素可望舒緩,加上近期韓國MERS疫情延燒,有利額溫槍、耳溫槍銷售,泰博預期第二季起營運回溫,全年業績仍將穩健向上。
泰博主要產品為血糖儀、試片和其他(血壓計、耳溫槍等),血糖儀營收占比約二成、試片約六成、其他約二成。血糖儀和試片以代工、自有品牌Fora兩路並進,在瑞士、美國、台灣、日本、中國設有自有品牌子公司,耕耘自有品牌的成效去年開花結果,品牌子公司去年已開始挹注獲利,目前自有品牌與代工的比重約35:65。
泰博最大市場為歐洲,不過,泰博新增美國大型通路新客戶Medline的效益開始發揮,第二季起拉貨升溫,估計單一客戶有挹注全年營收2億元的實力,美國市場占比將可拉升。而第一季血糖儀和試紙的出貨量分別為12萬台/月及90萬盒/月,但4月已回升至15萬台及120萬盒,5、6月可望進一步升溫,且進入第三季旺季表現將更佳。
另外,近期韓國MERS疫情延燒,預期也帶動泰博的額溫槍、耳溫槍銷售,也將為第二季、第三季業績增添動能。
泰博第一季營收5.39億元,年減8%,毛利率45.89%,低於去年同期的46.48%,稅後淨利為1700萬元,低於去年同期的1.14億元,單季EPS 0.25元,遠低於市場預期。泰博指出,主因是第一季歐元大幅貶值逾15%,而歐洲市場佔泰博約五成,且泰博交易貨幣中三成為歐元,因此歐元匯損對首季獲利造成明顯衝擊,加上第一季美國品牌銷售不如預期,使得首季業績不如預期。
不過,隨著近期歐元匯率回穩,第二季匯損影響可望舒緩,加上美國大型通路新客戶Medline的拉貨力道升溫,泰博表示,雖然第一季營收小降,但預期第二季就會回升,隨著新產品陸續發酵,對公司營運很有信心,預期全年營收仍會有正成長表現,今年業績仍將穩健向上。
法人則預期,泰博第一季業績已是谷底,第二季營收可望回升至6億元以上水準,單季EPS將可望回升到1.5元以上的正常水準,並預期今年泰博營收仍會有約一成的成長,EPS仍可望超過6元。
另外,泰博積極布局的金屬電極試片,已與全球排名前五大的歐系大藥廠簽定合作開發合約,並預計在今年正式簽訂代工合約,泰博目前正在建置金屬電極新廠。不過,該廠原預計將在今年完工、投產,但目前因設備供應的進度有延遲,投產時間可能延至明年第一季。
全文網址: http://www.money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50256b29-5987-4ec3-ae17-ec9321ef4248#ixzz3fru9HorM
MoneyDJ 財經知識庫
- Jul 15 Wed 2015 10:13
[好文] 一無所懼的張幼儀:徐志摩的女人裡,沒准我最愛他
2013年03月08日10:24 來源:西安晚報 手機看新聞
張幼儀:說不定,我最愛他
我同情那個如鼴鼠般躲在婚姻地洞,惶恐不可終日的沙士頓主婦﹔我更喜歡那個“一無所懼”的張幼儀。人生的風雨劈頭打過來,她笑出了強者的風採。
1920年初冬,一艘打中國來的輪船緩緩駛向法國馬賽港。一位中國少婦走下船。時值20歲、婚齡5年的張幼儀,奉公婆之命打硤石來,投奔在英的徐志摩。
徐志摩皺著劍眉注視著一別2年的張幼儀,在附近商店,替張幼儀挑了一套衣鞋。舊物被他隨手扔到箱子裡,扔得她心一痛。
沙士頓日子當然非意想中的郎情妾意。
老年的張幼儀回憶道:“我來英國的目的本來是要夫唱婦隨,學些西方學問的,沒想到做的盡是清房子、洗衣服、買吃的和煮東西這些事,”“我沒法子讓徐志摩了解我是誰,他根本不和我說話……”
沙士頓時期的張幼儀,是那麼惶惑,她想討他喜歡,卻苦於找不到途徑﹔她想抓牢他,卻眼睜睜看著他越飛越高。
來年春季,倫敦大霧初霽,徐志摩宣布帶女友來家做客。“女友”對張幼儀來說,無疑是敏感字符。“我那一整天都面臨著徐志摩女朋友的威脅……我料想她會講流利的英文,也可能和徐志摩一樣雅好文學……”
她眼中的情敵,短發,暗紅色的口紅,毛料海軍裙裝。讓張幼儀差點笑場的是,伊人繡花鞋裡的小腳!她第一次思考自己的命運:我並沒有雙小腳,也讀過書,我學的東西可以和這個女人一樣多!
這種聲音,對弱勢的張幼儀,多麼難能可貴!他將她逼至人生的牆角,反逼出她的詰問與質疑。
於張幼儀而言,正是這種隱性婚姻殺手的悍然出場,讓她心生不甘,激發她的斗志,試圖超越自我。
得知她有孕,他反應激烈:“打掉!”她擔心道:“我聽說有人因為打胎死掉的耶。”徐志摩冷冰冰地說:“還有人因為坐火車死掉的呢,難道你看到人家不坐 火車了嗎?”從邏輯上說,徐志摩是以“歸謬法”來駁斥張幼儀的觀點,駁得好。但作為女人,我的心為這句話顫栗!徐志摩一生說過許多聰明話,這是最不詩意、 最無人性的混賬話!
談判不成,徐志摩撇下妊娠反應厲害的張幼儀,雲游四方。
不難想像張幼儀的困境。經濟、生理、心理的多重危機。
張幼儀帶著一顆破碎的心輾轉德國。邊工作邊學習,學得一口流利的德語,她嚴肅的人生理念契合德國人嚴謹的工作作風,找到了自信,找到了人生支撐點。
張幼儀將自己一生分為“去德國前”和“去德國后”——去德國以前,凡事都怕﹔到德國以后,變得一無所懼。
我同情那個如鼴鼠般躲在婚姻地洞,惶恐不可終日的沙士頓主婦﹔我更喜歡那個“一無所懼”的張幼儀。人生的風雨劈頭打過來,她笑出了強者的風採。
1926年,張幼儀已完全擺脫了離婚的陰影,她以一位干練的現代女性面孔出現在徐志摩眼前,令他大為激賞。她成功刷新自己在徐志摩心目中的形象,從這時起,他以她為榮。
1926年,張幼儀回國,擔任上海女子商業儲蓄銀行副總裁,兼雲裳時裝公司的總經理,事業登上鼎峰。
1931年11月18日,徐志摩乘坐的飛機失事。
張幼儀送挽聯:萬裡快鵬飛,獨憾翳雲遂失路﹔一朝驚鶴化,我憐弱息去招魂。不慣抒情的張幼儀,真情偶爾流露,令人動容。她一諾千金,盡心服侍徐志摩的 雙親,為其養老送終﹔精心撫育兒子徐積鍇,終使其成才。1949年上海解放,張幼儀赴香港定居,方中止寄錢接濟陸小曼。她說,照顧陸小曼是我兒子的責任。
1969年,張幼儀親赴台灣,找到梁實秋、蔣復璁——梁實秋是賞識徐志摩的文友,蔣復璁是徐志摩的表弟。她說,希望你們兩個出面,給徐志摩編一套全集,資金由我來出……30多年后,徐志摩全集終於面世。
夕陽西沉,余暉脈脈,張幼儀以沉靜的語氣,向侄孫女張邦梅講述業已塵封半個多世紀的往事:“我這輩子從沒跟什麼人說過‘我愛你’。如果照顧徐志摩和他家人叫作愛的話,那我大概愛他吧。在他一生當中遇到的幾個女人裡面,說不定我最愛他。”
對與徐志摩有過情感糾葛的幾位女人,張幼儀保留獨特的評價體系——陸小曼終嫁徐志摩被她原諒,卻對林徽因耿耿於懷。
張幼儀,這位弱小的東方女性,她化繭成蝶的努力,她涅槃的姿勢是那麼動人。
1988年1月21日,張幼儀因心臟病突發病逝於紐約的曼哈頓寓所,享年88歲。
- Jul 15 Wed 2015 08:49
[新聞] 南茂出招 擬合併母公司
]
2015-07-15 00:02:11 經濟日報 記者簡永祥/台北報導
封測大廠南茂(8150)日繼上月合併泰林後,昨(14)日董事會通過將成立特別委員會,評估買回母公司百慕達南茂股權,兩者正式合而為一,以利南茂財報更透明。
南茂表示,特別委員會由獨立董事郭泰豪、湯宇方、溫瓌岸及卓蓮發等組成,未來將由特別委員會委任法務、稅務、財務與其他專家以協助評估與協商與百慕達南茂的合併案,再由董事會決議是否進行合併、合併方式與收購價格等。
南茂強調,這項合併案評估作業,南茂將不提供特別委員會的工作進展和相關審議和決策過程的報告,直到特別委員會完成審議並向董事會報告其審議結果並經董事會決議,南茂才會依法公告董事會的決議訊息。
南茂特別強調,特別委員會並未設立任何時程,所以也無法保證此合併案一定會通過,不過為了讓公司財報更透明,也滿足百慕達南茂投資人的期待,將會朝雙方合併最大利益目標進行。
百慕達南茂是南茂最大股東,持股一度高達84%,後來配合南茂在台灣上市,目前持股約58%。
南茂原本在台灣上市前就一度考慮與百慕達南茂合併,讓百慕達南茂在美國那斯達克下市,然後再由南茂赴美發行海外存託憑證(ADR),避開一股兩售的困擾,但因當時合併時,南茂出資金額高達8億美元(約新台幣248億元),台灣南茂動用資金龐大,才會先合併另一關係企業泰林,再伺機買回百慕達南茂股權。
據了解,南茂內部已擬妥十幾套的收購方案,供特別委員會討論再交由專業財務機構評估,可能的方式,是現金加計部分ADR方式進行,買回的股權將可直接註銷,因此,一旦合併案確立後,南茂也將進行減資,股本「瘦身」後,有利提升每股獲利。南茂已於上月17日合併泰行,因雙方資源整合後,現金流量穩定提升,才讓南茂董事會啟動再買回百慕達南茂股權的行動。
- Jul 15 Wed 2015 08:48
[新聞] 光聖掛牌 漲逾45%
2015-07-14 14:49:58 聯合晚報 記者馬瑞璿/台北報導
光通訊新兵光聖(6442)今日報到!光聖今日以45.6元掛牌上市,早盤以66.5元開出第一盤,早盤漲幅達到53.29%,終場上漲45.83%、收在66.5元,成交量4611張,日K浮現一根長紅棒。
光聖主要由光紅、建聖兩家公司合併而成,1996年成立的光紅在2003年合併了1971年成立的建聖,從此更名為光紅建聖,主要營運據點位於台灣、捷克、中國寧波,其中,台灣廠主要研發高頻連接元件,捷克主要研發光通訊產品,寧波廠則以生產為主。
光紅建聖主力產品可分為兩大區塊,第1類為光通訊產品(Optical fiber component),主要產品有現光次模組、光跳接線,第2類則為RF高頻連接器(Radio Frequency Connector)產品,主要應用於消費電子、通訊、電腦以及周邊設備;從營收占比來看,光通訊營收占比達50-55%,RF連接器占比則為45-50%。
光紅建聖總經理李士正表示,光通訊產品能見度看到今年底,預計第3季底會擴產,預估將增加25-30%產能;而RF連接器的成長力道則以歐美地區為主。
展望今年,李士正表示,根據歷史經驗來看,通常第1季營運較淡,第2、3、4季表現較好;然而,今年第1季因為市場需求強勁,而較往年同期有更多成長,在第1季基期較高的前提下,中立看待第2季表現,但也期許今年整體營運能按照往年歷史軌跡成長。
光聖2014年合併營收39.19億元,年增率20%,毛利率18.44%,稅後淨利2.33億元,每股稅後獲利3.88元;由於今年第1季光通訊廠業績淡季不淡,光聖今年第1季單季營收即達10.51億元,較2014年第1季的8.41億元成長約25%,毛利率20.30%,稅後淨利7300萬元,每股稅後獲利1.22元。
法人表示,光聖主要客戶之一為華為,而華為又是「寬帶中國」計畫中GPON得標比例最高廠商,光聖因供貨BOSA(雙工光次模組)產品予華為,可望挹注今年整體營運;法人預估,光聖光通訊產品營收比重有望持續成長,今年光聖營收可望站上40億元,較去年成長1成。
- Jul 14 Tue 2015 20:34
[新聞] 謚源Q2、Q3小旺,Q4新產品加入推營運
MoneyDJ新聞 2015-07-14 10:21:56 記者 林詩茵 報導
上櫃AM散熱風扇廠商謚源(2235),自結6月營收7215萬元,較5月微降1.91%,但較去年同期小幅成長5.54%,累計第2季營收2.17億元,則季增1.4%,旺季效應並不明顯,謚源表示,今年首季營收不淡,而4月又有美西塞港因素干擾,致旺季營收走升不明顯;惟全年來看,第3季旺季仍可期,而第4季公司將有新產品推出,預料可推升營運成長。
謚源為美國 AM 汽車散熱風扇領導廠商,在當地市佔率高達2成,而美國市場則佔公司營收比重高達8成,公司產品組合中,主要產品為散熱風扇(應用於水箱),佔營收比重近6成,其次為鼓風機(應用於空調系統),佔營收比重25%,風扇馬達約8%,電動車窗升降機,另佔8%。
謚源表示,美國AM市場與公司的關聯度高,今年第1季當地客戶拉貨積極,淡季不淡,但第2季卻受美西塞港,致當地庫存水位升高,影響第2季旺季表現,但預料相關干擾已漸消除,第3季仍有旺季可期。
法人則估,謚源第3季營收有機會較第2季小幅成長5~10%,營收可達2.2~2.3億元,重回去年第2季的歷史高檔水位,持續反應旺季。
謚源則表示,公司風扇、鼓風機、升降機等產品的主要成長動能在於模具的開發,公司將持續因應客戶需求開發更多的模具;此外,為擴大營運佈局,公司也正研發新產品,以滿足客戶一次購足的需求。
謚源對新產品的細節不便透露,但表示,產品在7月完成研發,並已送北美保險體系進行認證,同時也正佈建產線中,最快9月份有機會開始銷售,第4季挹注業績。
謚源指出,由於公司在北美AM風扇市場的市佔率高達2成,擁有既有的通路優勢,預料新產品開發完成後將經原通路客戶進行銷售,將成為未來的營運成長動能。
據了解,謚源的風扇、鼓風機產品明顯在夏季為銷售旺季,但新產品則為車用耗材類產品,與安全性相關,且無產業淡旺季。法人以此臆測,謚源有可能切入目前市場正夯的胎壓偵測器(TPMS),由於該產品可與風扇、鼓風機一樣透過維修廠進行安裝,謚源擁有堤維西(1522)在北美的通路佈局優勢,或有機會因此成功發展。
對此,謚源仍不予證實,僅表示,新產品將在完成研發和成功銷售對外說明。新產品最快第4季可以進入量產出貨階段,屆時可對營運展開貢獻。由於該新產品的市場商機大,預料對推升營收成長將有明顯幫助。
全年業績部份,謚源指出,今年公司對營收小幅成長有信心,並預期全年獲利可維持去年水準。
法人則估,謚源今年第2、3季旺季不是太旺,全年營收將僅成長1成左右,惟台幣對美元走貶對公司有利,因此即使公司今年股本由去年度的2.79億元擴大至3.19億元,但預估全年稅後淨利仍可小幅提升,EPS可維持去年的5.44元水準。
全文網址: http://www.money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f4658f79-5467-4f0c-8e75-0eb3b8b44189#ixzz3fruv9FLe
MoneyDJ 財經知識庫
謚源新品Q4參戰 漲逾8%
2015-07-14 16:08:09 聯合晚報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
上櫃的車用散熱風扇廠謚源(2235)董事長吳碣石指出,新研發的汽車零組件產品將於第4季AM(售後維修市場)旺季加入,推估下半年的營收、獲利可望比上半年好;另外進軍成車供應鏈的布局,也可望在明年開始步入收割階段。該公司今天盤中股價亮燈漲停,終場來到108元,漲幅8.54%。
吳碣石指出,謚源是國內供應AM汽車散熱風扇領導大廠,在北美地區AM市占率高達2成,產品組合中,包括散熱風扇(應用於水箱)、占營收比重近6成,其次為鼓風機(應用於空調系統),佔營收比重25%,其餘的為風扇馬達、電動車窗升降機等產品,今年第4季將推出秘密武器,將推動公司第4季營收、獲利寫下新高。
吳碣石也進一步指出,為以滿足客戶一次購足的需求,近年來不斷開發更多的模具產品,供應更多的車型,同時研發新產品第4季會正式推出,產品在7月完成研發,並已送北美保險體系進行認證,最快9月份有機會開始銷售,成為推動第4季營收、獲利成長新動能。
隨著北美汽車市場近年來持續復甦,汽車保有量不斷增加,AM市場的維修需求量就會攀升,將進一步推動謚源營收、獲利成長;另外,公司也預計明年車用散熱風扇有機會開始出貨,正式進軍OEM市場供應商。
法人指出,除了新產品推出加持外,台幣也開始出現貶值,謚源全年每股稅後純益有機會突破去年5.4元。
- Jul 14 Tue 2015 17:39
[新聞] 新藥接續上市 製藥業走出低潮
2015年07月14日 04:10 記者陳穎芃/綜合外電報導
金融時報報導,製藥業在上一批專利藥相繼過期後一度低迷,所幸多年人體基因研究在近日開花結果,使諾華(Novartis)、賽諾菲(Sanofi)及安進(Amgen)等藥廠相繼推出癌症專利新藥,可望帶領製藥業再創高峰。
諾華推出的心臟病新藥Entresto經臨床實驗證明能將死亡率降低20%,已於上周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上市。分析師預期這款新藥將為諾華創造每年60億美元營收。
法國藥廠賽諾菲及美國同業安進各自推出的降膽固醇新藥,也在6月獲得FDA顧問委員會推薦,預定未來幾周就會批准上市。
上述3大藥廠針對心血管疾病研發的新藥,都是利用人體免疫系統來打擊惡性腫瘤,也就是俗稱的免疫療法。
自從去年默克(Merck)及必治妥施貴寶(Bristol-Myers Squibb)兩大藥廠率先推出免疫療法新藥後,該領域躍升為製藥界最新戰場。分析師估計這類藥品未來10年內創造的年營收可達350億美元。
研究機構Citeline資料顯示,去年全球藥廠推出的新藥共有61款,高於過去10年平均值34款,在在顯示近年科學研究的突破性發展為製藥業再創高峰。
賽諾菲研發部門總裁哲胡尼(Elias Zerhouni)表示,科學家自15年前展開的人類基因序列研究終於開花結果,讓醫學界進一步了解重大疾病背後的生物病理,也幫助各大藥廠研發出更有效對抗病症的新藥。
以賽諾菲推出的降膽固醇新藥Praluent為例,該藥能鎖定人體內一種名叫PCSK9的蛋白質。研究發現這類蛋白質牽涉體內壞膽固醇比例,會提高罹患新血管疾病機率。
研究機構Evaluate資料顯示,前幾年製藥業在上一批專利藥相繼過期的情況下展開學名藥削價競爭,造成營收損失在2012年達到370億美元高峰,但該損失金額估計在2020年前降至120億美元,原因除了研發創新延長新藥專利期限之外,各大藥廠推出新藥的頻率也相對提高。(工商時報)
- Jul 14 Tue 2015 11:30
[新聞] 霹靂攻陸 電影、遊戲當引擎
2015年07月14日 04:10 記者邱莉玲/台北報導
霹靂國際多媒體昨(13)日正式啟動大陸市場的戰略與布局,由金融圈轉戰文創業的梁建勛,擔任霹靂大陸事業執行長掌大旗,主導霹靂從一家布袋戲製作發行公司,轉型為IP(智慧財產)運營與投資商。並將素還真等布袋戲英雄,組成華人版的漫威(Marvel)英雄陣式,以電影與遊戲雙引擎,發展電視劇、網路劇、漫畫書、遊戲等事業與商機。
霹靂將在大陸上海自貿區成立名偶公司,預計資本額2,300萬美元,預計第4季揭牌,隨即啟動真人電影、動漫電影、漫畫、主機遊戲等產品。霹靂估計,未來5年在大陸可創造至少42億台幣營收。
霹靂昨日舉行法說會,並在國內第1次發行無擔保可轉換公司債,總額6億元,董事長黃文章、副董事長黃文擇、梁建勛等出席。黃文章強調,進軍新市場非易事,關鍵是找對人、做對事,他期待梁建勛為霹靂開創新局。
梁建勛指出,布袋戲是霹靂文化的根基,IP運營及發展將是霹靂大陸事業經營的命脈。
霹靂26年來原創63部劇集內容,塑造超過817場景及3,849個角色,其中有200多個主要角色可以發展IP,營收主要來自7大項目,包括電影、遊戲、電視劇、漫畫書、舞台劇、大型商展,尤其看好電影營收將占47%以上,其次是電視劇、漫畫書、遊戲等。
在電影方面,將以霹靂奇幻武俠原創劇本為中心,發展3D動畫、真人版、霹靂3D布袋戲劇場版,以及真人+偶+3D動畫結合好萊塢製作元素的新系列等4大類型電影,預計5年產出6部以上好萊塢等級國際特效電影。
遊戲方面,霹靂藉由台灣遊戲發展經驗,與大陸頂尖遊戲開發、行銷及運營團隊合作,開發全新霹靂題材的客戶端遊戲、手機遊戲、網頁遊戲,並與國際頂尖主機遊戲大廠合作開發Toys to Life概念的公仔主機遊戲,以此4大類型遊戲,5年將產出10款以上高質量霹靂遊戲,創造霹靂遊戲高峰,並從大陸市場出發,打開全球主機遊戲市場。
整體而言,梁建勛指出,霹靂大陸業務首發項目是漫畫及電子書,承擔霹靂IP開拓大陸市場的先鋒,行銷運營規劃都將緊跟電影的節奏,達到銷售與宣傳雙贏的目標。(工商時報)
梁建勛 薪水比董座還高
2015年07月14日 04:10 記者邱莉玲/台北報導
霹靂新任大陸事業執行長梁建勛,昨(13)日一身西裝筆挺,出現在霹靂法說會,跌破許多人眼鏡,這位49歲的型男,過去在金融與餐飲業的外商擔任高管,許多人好奇,要多少年薪請得動他?霹靂董事長黃文章透露,梁建勛的薪水是霹靂第一高,比他這個董座還高!
梁建勛曾任美國賽百味(Subway)國際亞洲區總裁、東方高聖投資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聯想集團弘毅投資公司高級顧問等,深耕大陸市場近20年,最重要的是,他還是霹靂布袋戲的資深戲迷,看了27年布袋戲。
梁建勛說,他是道地台灣囝仔,但大學畢業後就出國,直到加入霹靂,才第1次回來台灣工作,所以他說台語很輪轉,與霹靂黃家溝通無礙,也因為他之前幹過券商、投行、私募,接觸過也看好影視文創業,所以毅然決然接下霹靂大陸事業執行長的兵符。
梁建勛透露,黃文章當初還出了2道考題給他,考他霹靂各個故事、角色關係,參加過哪些重要戰役等,黃文章希望找到愛霹靂、懂霹靂的人來經營,未來才知道如何活用。霹靂主軸就是忠孝節義,有很多曲折故事,但目前在兩岸市場霹靂的IP被嚴重低估,恰巧碰上全球發展文創產業,對原創內容IP奇缺,正是霹靂可以大展拳腳的時候。
梁建勛尤其看好霹靂在大陸市場發展,布袋戲(大陸稱木偶戲)經大陸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真正具有文化根基的表演藝術,霹靂布袋戲在台灣經過百年創新,且落實一源多用的經營理念。另在大陸電影票房中,武俠題材占20%、魔幻占9%,正是霹靂的強項。(工商時報)
- Jul 14 Tue 2015 11:30
[新聞] 外銷吃香+重機熱賣 宏佳騰營運轉旺
2015年07月14日 04:10 記者陳信榮/台北報導
宏佳騰(1599)受惠北美景氣熱絡,沙灘車(ATV)代工外銷訂單增長,加上今年新增為山葉(Yamaha)代工沙灘車等產品,不甩同業囿於歐元重貶外銷低迷的衝擊,第2季營運可望轉盈,法人看好今年營收將逆勢增長。
不僅沙灘車外銷吃香,宏佳騰今年內銷也有好消息,新上市的全台首款三輪重機3D-350,熱賣缺車,有助提升在國內重機市場的能見度。
宏佳騰主要從事機車與沙灘車代工業務,另以AEON自有品牌,在台產銷機車產品,自結6月合併營收2億元,月減19.82%、年增41.15%;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11億元,年增18.69%。
國內機車廠向來以歐洲為主要外銷市場,今年以來飽受歐元貶值衝擊,銷售業績、獲利大受影響,不過宏佳騰營收以沙灘車為大宗,且主要外銷供應北美市場,為美國知名品牌POLARIS代工沙灘車,業績較不會受到單一市場景氣環境的影響。
同時宏佳騰接獲日本機車大廠山葉的沙灘車的代工外銷訂單,從今年4月起開始出貨,更為公司營收成長添保證。
在國內市場表現方面,宏佳騰上半年機車新領牌數近4,000輛,較去年同期衰退5.9%,不過業績有逐月復甦的跡象,6月機車新領牌數856輛、月增55%,增幅優於總市場的28%。
不過宏佳騰在重機市場表現方面,受惠於今年起台灣開放三輪機車上路,宏佳騰6月上市國內首款三輪重機3D-350,儘管訂價高達35萬元,首批200輛一推出就被搶購一空,推升宏佳騰在重機市場的能見度。
宏佳騰透露,3D-350還有許多向隅者捧現金到經銷商排隊,但由於實值外銷旺季、產能排擠,下批車供應恐要等到暑假過後。
法人認為,3D-350等利基車款的熱銷,將能彌補宏佳騰淡季業績表現,評估第2季財報可望轉盈,全年營收可望較去年成長(工商時報)
- Jul 14 Tue 2015 09:40
[新聞] F-慧洋把握價格低檔期造船!日本同級船廠報價年降15%
鉅亨網記者王莞甯 台北 2015-07-03 18:30
嘉鴻遊艇集團:亞灣遊艇碼頭horizonyacht.com首座國際級私人遊艇碼頭,盡攬山海風光,是提供您全方位遊艇管理服務的頂級首選
散裝航商F-慧洋(2637-TW)本周分別與日本海洋聯合(JMU)、川崎重工(KHI)簽約訂造81000噸卡薩姆極限型(Kamsarmax)、以及55000噸輕便極限型(Handymax)節能型散裝貨輪,慧洋強調,報價比去年同期低約15%。
儘管今年散裝航運市場不景氣,慧洋反而利用第2季船價低檔時機訂造洽購6艘新船,包括4艘卡薩姆極限型、1艘輕便極限型和1艘輕便型散裝船,皆為最新節能船型。
慧洋強調,由於目前散裝航運景期持續低迷,與去年同期比較,日本同級船廠的報價約低15%,每艘卡薩姆極限型約可節省400-500萬美元(約新台幣1.24-1.56億元)。
聯合國國際海事組織針對新造船,即將強制實施「協調共同結構規範」(HCSR)以及第三期主機排放標準,因此,慧洋目前所訂造的新船將可於船價大幅波動前先行確保新船成本。
另一方面,巴拿馬運河拓寬工程預計將於明(2016)年4月完成,全球許多港口也將擴建以容納新船型,慧洋表示,現有的3艘卡薩姆極限型和2艘後巴拿馬極限型,併同建造中的16艘卡薩姆極限型,將可望取代現行主流的巴拿馬極限型船舶,並以超過20艘該型船隊的數量優勢,創造規模經濟的營運利基。
由於慧洋在去年景氣反彈時已鎖定今年新船租約,因此,即便市場情形低迷,上半年合併營收仍達到52.7億元,年增17.78%,營業利益11.8億元,年增幅更高達41.16%。
慧洋表示,船舶多已有長約支持,下半年換約船數僅11艘,且與目前市場相較,租金下修幅度約在5%以內,預估對營收影響約在0.02%以下,並不太受景氣低迷衝擊。
慧洋下半年將有2艘新船加入營運,且上半年新船可有完整營運天數,樂觀預期下半年營運有望優於上半年。
解約金入帳 F-慧洋第2季EPS多0.35元
2015年04月13日 04:10 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根據貿易風雜誌報導,F-慧洋(2637)預定明年第1季賣給美國紐約上市公司天蠍座航運(SCORPIO)的1艘8.4萬噸散裝貨輪,因協商解約,慧洋將獲550萬美元解約金,Q2貢獻EPS約0.35元 。據了解解約金已在上周入帳,慧洋原本預估400萬美元賣船利益不但提早到手,還增加150萬美元。
業界指出,天蠍座航運的母公司是一家油輪公司,因為積極發展散裝船運,去年向慧洋買下4艘訂造中的巴拿馬極限型節能散裝貨輪。今年第1季已經交了1艘8.4萬噸船,慧洋因而有約6百萬美元賣船利益,約合新台幣1.87億元,對公司今年首季EPS約貢獻0.4元。今年第3季天蠍座航運還有購自慧洋的8.4與8.1萬噸散裝船會分別交船,3艘船的賣船利益總計約1,900萬美元。
慧洋今年第2季每股因解約金增添約0.35元的利益,不過公司預估明年已預售的3艘散裝貨輪,賣船利益約2千萬美元,這次有1艘解約後,預估明年的賣船利益也將調降。
海運同業分析,天蠍座航運會決定減購1艘船,應該是看到目前散裝船運市場陷於30年低谷,估計市場復甦還要相當時間所致,另外船公司做決策也很快,或許是要把資金挪做其他用途,或是因原接洽的運約未談成而決定中止購船合約。
慧洋因為往來客戶財力雄厚,債信夠好,順利拿到解約金,在現金的散裝船運市場,業界都體會必須慎選客戶。至於多出1艘船,對於目前已擁有104艘散裝船,而且還有29艘在建造中的慧洋來說,不會有經營管理困難,慧洋高階也表示,只要有理想船價,公司不論是舊船或新船,都有可能出售,尤其舊船的汰換會更積極。(工商時報)
F-慧洋6,000萬美元ECB定價
2015年04月02日 04:10 記者張志榮/台北報導
散裝航運大廠F-慧洋(2637)昨(1)日晚間完成6,000萬美元海外可轉換公司債(ECB)定價,轉換溢價達15%,若加計未來30天可追加額度2,000萬美元,未來轉換後的股權稀釋比重約10%至15%。
趕在復活節假期前,包括F-TPK(3673)與F-慧洋均順利完成海外籌資案,避免第一季僅有廣達(2382)大股東釋股獨撐大局的尷尬局面,投資銀行圈指出,以現階段不太好的散裝航運產業基本面來看,能順利完成定價,實屬不易。
這次F-慧洋ECB發行仍由摩根大通銀行擔任承銷商,台股最近4次企業海外籌資案,包括矽品(2325)、廣達、F-TPK、F-慧洋等,都由摩根大通銀行負責承銷事宜,足見在台灣資本市場扎根深厚。
過去幾乎未曾到海外進行籌資的散裝航運產業,2013年終於有了突破,由F-慧洋發行6,000萬美元ECB與4,000萬美元全球存託憑證(GDR)的聯合(combo)籌資案,且順利在英國倫敦掛牌上市。據了解,當時F-慧洋所發行的6,000萬美元ECB最後都已轉換為現股,這次之所以決定以ECB方式完成6,000萬美元,就是考量到以2%的利率換未來2年轉換為現股的緩衝期,儘管F-慧洋負債比60%仍低於整體散裝航運產業的平均值70%,公司顯然不願意讓負債比大幅上升,只能說算盤實在打得夠精。
不過,若加計未來30天可追加額度2,000萬美元,轉換後對F-慧洋股權稀釋比重約10%至15%,對公司而言,先搶到錢比較重要,這從海外籌資案在2月底獲得董事會通過、30日證期局核准後短短2個交易日就完成定價,執行力驚豔。
儘管散裝行業基本面不佳,但F-慧洋獲利表現相當穩定,去年每股還配發3元現金股利,以昨天收盤38.9元計算,現金收益率高達7.71%的水準。
凱基投顧指出,由於合約船占F-慧洋營收比重高達93%,因此較不受散裝船現金市場欠佳影響,預估今年營業獲利與每股獲利將分別為25.5億元與4.42元,投資評等與合理股價分別為「買進」與46元。(工商時報)
丹麥大航商倒閉 F-慧洋遭牽累
2015-02-26〔編譯楊芙宜/綜合報導〕
羊年新春,航運界又傳出南韓散裝貨輪業者倒閉,1個月內全球已有3家散裝航運商宣布破產,凸顯供過於求的失衡狀況。業界分析,中國鐵礦砂需求持續低迷,航線上卻新增更多大噸位貨輪搶市,造成30年來乾散貨航運最嚴重景氣寒冬。
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BDI)處於彙編數據的30年來最低水準。彭博數據顯示,BDI月初跌破600點後一路走低,18日跌挫至歷史新低的509點,迄24日收報516點,徘徊低檔。過去15個月來,代表散裝原物料航運費指標的BDI暴跌近3分之2。
丹麥老牌企業Copenship及子公司Copenship Bulkers不敵壓力,於2月初向哥本哈根法院聲請破產,成為新一波乾散裝航運不景氣首家倒下的大型散裝貨輪公司。Copenship官網介紹其營運的船舶量超過50艘,宣布倒閉波及其他航運業者。
挪威媒體《貿易風》(TradeWinds)報導,由於船租報價低迷,Copenship去年退出巴拿馬型散裝輪市場後,租入船數約10艘上下,宣布破產後影響到的船公司包括土耳其Ciner Shipping、挪威Western Bulk、台灣散裝獲利龍頭F-慧洋(2637)在內;據慧洋業務總監趙子隆估算,不包括後續租期的潛在損失,目前曝險(到期應付欠租)金額超過100萬美元。本月11日、12日,南韓Daebo 國際航運公司、中國大連威蘭德航運公司也接連向南韓及美國法院聲請破產。
- Jul 14 Tue 2015 09:28
[新聞] 台PCB廠高技術門檻效益 浮現
2015-07-13 04:28:28 經濟日報 記者尹慧中/台北報導
抗紅潮有成。蘋果相關台系高階印刷電路板(PCB)供應商近期指出,下半年訂單能見度相當明朗;相較近期大陸約十家PCB廠因掉單、資金斷鏈而爆出倒閉潮,台系廠商在管理、技術上築起門檻的效益逐漸浮現。
台灣印刷電路板廠上半年飽受紅色供應鏈崛起搶單與價格戰壓力,但近期隨著中國大陸當地市況氣氛轉變,大陸廠商的割喉戰開始嘗到苦果。
大陸市場近期傳出,浙江天石電子、卓華電子、九德、祥裕、大連太平洋等近十家印刷電路板廠爆出歇業或倒閉的消息,引發市場關注。
三星代工厂普光苏州被曝倒闭
江南梅雨季的天气阴沉闷热,然而位于苏州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普光电子技术(苏州)有限公司(下称“普光苏州”)大门紧闭,门口停了一辆警车。
就在几天前,普光苏州被曝光破产倒闭,韩籍高管早已回到韩国,员工则展开维权讨要工资。普光苏州一直是韩国三星电子的代工企业,两公司关系密切。普光苏州为苏州工业园区的苏州三星电子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苏州三星”)供应液晶显示器组件。
背靠三星这棵大树,普光苏州突然面临倒闭,这让普光苏州的员工和吴江开发区管委会感到吃惊。
三星减少订单冲击波
吴江经济开发区党政办副主任郑屹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称:“如果不出事,我们也不清楚这家公司的运营状况,但后来听他们的员工说,最近三星给的订单越来越少了,他们又没有其他的客户,这样日子就难过了。”
苏州是IT代工最早转移至中国大陆的落脚点,台资的台达、和硕等一系列代工企业先后在苏州设厂,后来韩资、日资等企业也先后来到苏州落户。
据资料显示,普光苏州是由韩国普光集团于2007年4月在吴江开发区注册成立的外商独资企业,总投资额3500万美元,主要从事新型电子元器件的开发及生产,主要产品为TFT-LCD源PBA以及电脑显示器主板。
郑屹称,很多韩国代工企业都是只有一个客户,当时来设厂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韩国客户,“普光苏州所有产能都是供给三星的,没有其他客户,近年三星为了减少成本,把订单分给了深圳自己的工厂以及东南亚很多代工厂,普光苏州能接到的订单就越来越少了。”
三星这几年的日子并不好过。受智能手机业务拖累,该公司的净利润持续下降。三星在7月7日公布的今年第二季度初步业绩报告显示,当季实现营收48万亿韩元(约合430亿美元),同比下滑8%,不及市场预期,运营利润为6.9万亿韩元(约合61.3亿美元),同样不及预期,较去年同期下滑4%。
普光苏州似乎比较被动,既没有寻找新客户分散风险,也没有考虑把生产线外迁,一直坐等三星“喂食”。普光苏州员工还对吴江开发区反映,公司内部的管理存在问题,不如欧美企业正规。
其实,普光苏州破产还有一个大背景:韩国普光集团早前已经申请破产,中国分公司很难独善其身。只是基层员工并不知道这一消息,直到普光苏州宣布,6月25日开始停工放假11天,员工才意识到公司出事了;有些警觉的员工发现公司接不到订单,仓库少有物料,意识到这并非一般的放假,可能是公司管理层弃厂。
韩方弃厂?
据了解,普光苏州占地28亩,之前拥有800多名员工,目前欠银行贷款4亿多元人民币,欠供应商货款情况不明。在资不抵债的状况下,韩国普光集团回中国重组苏州厂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郑屹也认为,目前普光苏州破产的可能性非常大,留下的资产不足以偿还债务,加上韩国高管是悄悄回国,应该是做了弃厂打算的。
吴江开发区管委会在得知普光苏州的情况后,第一时间组织工厂的财务人员对公司债务状况进行清算整理,优先解决了拖欠的员工工资。
郑屹称,“我们发现苏州三星还有部分货款没有向普光苏州支付,经过协商,苏州三星最终支付了6月和7月的货款,这用来支付员工工资和赔偿金了。拿到工资和赔偿金后,7月9日,普光苏州门口已看不到有员工逗留,不过普光苏州还欠着很多供应商货款。
郑屹称,开发区只负责解决员工工资问题,供应商的欠款将走正规的法律程序,供应商可以选择起诉,“如果韩国普光集团最终不管不问,苏州的厂子将被拍卖还债。当然,如果有其他企业愿意接手,我们优先给接手企业。”
小代工厂的寒冬?
普光苏州的境遇是如今很多IT代工厂的缩影:在高企的成本面前,代工利润率越来越微薄,大客户的策略调整往往左右着代工厂的命运。
之前,苏州已经发生了多起代工厂倒闭事件。去年底,受母公司台湾胜华科技有限公司股份资金链断裂拖累,其苏州代工厂苏州联建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倒闭。值得一提的是,苏州联建科技原是苹果公司的供应商。
差不多同时,受微软合并诺基亚手机业务并进行全球重组影响,诺基亚代工厂闳晖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也陷入停产。
“如果想生存下去,企业需要对生产线改造,采用机器人代替人工,减少运营成本。有的企业已把低端产线转移至合肥、成都等内陆城市,留在这里的是相对高端的生产环节。”(来源:东方早报)
- Jul 14 Tue 2015 06:38
[新聞] 潤泰材13日掛牌上市 掛牌價38元
2015-07-14〔記者楊雅民/台北報導〕
潤泰集團旗下水泥及預拌式泥作材料廠潤泰精材(8463)昨日以38元的承銷價掛牌上市,成為潤泰集團第9家掛牌的子公司,開盤股價小漲至40元,隨即賣壓出籠,尾盤收37.95元,單日爆出5739張的成交量,蜜月行情失靈,以小跌作收。
潤泰精材公開申購期間申購件數高達16萬5993件,超額申購達116.08倍,因參與人數眾多,依規定公開申購張數由1430張提高到8580張,中籤率約5.17%,但昨日股價表現平淡。
潤泰精材的主力產品是「泰固美特耐」預拌式砂漿產品,近3年銷售量分別為12萬噸、16萬噸及25萬噸,呈現跳躍式成長,以標準化產品切入市場,透過材料穩定性取代施工不確定性,減少因材料品質或工人施作所帶來泥作品質的不確定性,現為國內砂漿市場最大預製式業者。潤泰精材目前三大事業體,以水泥事業佔營收比重最大,達44%,去年營收達17.07億元;建材事業去年營收比重為27%、年營收達10.42億元;至於潤德設計營收比重佔29%,去年營收10.98億元。
潤泰精材過去3年營運表現穩健,營收、毛利率及獲利均逐年成長,2012~2013年稅後每股盈餘分別為0.06元、2.16元、3.19元,今年第一季稅後每股盈餘為0.43元。
潤泰材董事長李志宏表示,今年營建市場需求確實比較冷,預拌式泥作砂漿僅佔整個泥作市場約15%,潤泰精材又佔預拌式泥作砂漿市場市佔率約8~9%,未來仍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潤泰材13日掛牌上市 掛牌價38元
2015年07月06日17:03
潤泰精材(8463)將在13日掛牌上市,今訂定掛牌價38元,而累計1日至3日的公開申購紀錄達16萬5993件,超額申購116倍,明日進行電腦抽籤。
主辦券商元大寶來證券表示,潤泰精材主要業務預拌式泥作砂漿以美特耐品牌銷售,目前市佔率達40~50%,為第1大業者,加上該公司的水泥及室內設計裝修事業,皆在穩定發展中,「在參考其營收成長、獲利能力後,以承銷價38元掛牌上市。」
ADVERTISING
券商預估潤泰精材今年營收可成長5~10%,致使上市前公開申購件數超額116倍,也因參與者多,依規定公開申購張數將由1430張,提高到8580張,中籤率約為5.17%。(詹宜軒/台北報導)
潤泰精材7月上市 預拌砂漿全台第一大
2015/06/23 15:56:31(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2015年6月23日電)
潤泰水泥轉型的潤泰精材(8463)今天舉行上市前法說會。總經理丘惠生表示,潤泰精材的預拌泥作砂漿為全台第一大業者,以精密配比用於建築,可大幅提升建築品質和工地環保
潤泰精材以「泰固美特耐」為品牌名稱銷售預拌泥作砂漿產品,近3年銷量分別為12萬公噸、16萬公噸、25萬公噸,目前為全台預拌泥作砂漿銷量第一大。
丘惠生表示,為了改良傳統水泥砂在工地現場拌合的髒亂,品質管控不易、原料耗損等缺點,預拌式泥作砂漿是在工廠內預先檢驗主要原料水泥、砂及其他添加劑後,再以精密配比拌合所有原料,以散裝及袋裝銷售,主要用於建築表面、打底、粉刷、磁磚黏著、填縫、窗框砍縫、輕隔間灌漿、自平水泥等。
丘惠生指出,近年來常傳出建築工程品質不佳引發糾紛,但預拌式泥作砂漿已逐漸為大型商辦、住宅建案、公共工程等採用。以國外的經驗來看,眾多先進國家已禁止現場拌合,預期預拌式泥作砂漿的市場滲透率將持續提高,同時提升建築品質和工地環保和安全。
丘惠生說,潤泰精材旗下擁有三大產品,包括預拌式泥作砂漿的研發製造與銷售、水泥生產與銷售及室內設計裝修及景觀設計工程。由於國內水泥生產銷售相當平穩,所以未來的獲利成長要看預拌泥作砂漿和子公司潤德設計工程等。
潤泰精材去年合併營收38億元,較102年的22億元大幅成長,各分項產品營收以水泥銷售占44%(約17.07億元)、預拌泥作砂漿占29%(約10.98億元)、設計景觀工程占27%(約10.42億元)。
以101年到103年度及104年第一季每股盈餘分別為0.06元、2.16元、3.19元及0.43元,營運績效穩定成長。
丘惠生說,潤泰精材這次辦理現金增資發行新股1588萬4185股後,掛牌股本為15億元,預計將於今年7月中旬掛牌上市。
潤泰精材 7月中掛牌上市
2015-06-23 21:55〔記者楊雅民/台北報導〕
潤泰集團旗下水泥及預拌式泥作材料大廠潤泰精材(8463)今日預計7月中由興櫃轉上市,今日興櫃成交價為48元,潤泰精材董事長李志宏表示,目標希望今年年營收能成長5~10%。
潤泰精材今日舉行上市前業績發表會,潤泰精材是以泰固美特耐品牌銷售其預拌式泥作砂漿產品,近3年銷售量呈現跳躍式成長,分別為12萬噸、16萬噸及25萬噸,已為全台預拌式泥作砂漿產品第一大業者。
李志宏表示,潤泰精材主要3大業務為預拌式泥作砂漿的研發和製造銷售、水泥的生產與銷售、室內設計裝修及景觀設計工程。其中預拌式泥作產品營運呈現跳躍式成長;水泥業務基於台灣水泥市場成長平緩,但產業集中度高,獲利平穩增長。
在室內設計業務方面,由潤泰精材100%持有的子公司潤德設計,主要承接大型案件的店面門市、商辦、住宅、學校、飯店、等室內設計裝修及景觀設計工程,如南港車站與松山車站。
潤泰精材總經理丘惠生表示,在三箭齊發帶動下,潤泰精材近幾年來營收和獲利同步成長,去年合併營收為38億元,年增72%,水泥銷售占44%、預拌泥作砂漿占29%、設計景觀工程占27%,101~103年稅後每股盈餘分別達0.06元、2.16元、3.19元。
潤泰精材 將飆速成長
2015-06-23 22:23:16 經濟日報 記者陳美玲/台北報導
潤泰集團第九家小金雞潤泰精密材料(8463)昨(23)日舉行上市前業績發表會,預計7月中旬以每股40元掛牌,董座李志宏表示,短期內公司會衝刺預拌式泥作材料品牌-泰固美特奈的滲透率,中長期則搶攻廢棄物處理產業、粉體工學事業,搭配客戶、通路的布建,迎向快速成長的甜蜜期。
潤泰精密材料目前主要有三大事業體,其中水泥事業占營收比重最大宗、達44%,去年營收達17.07億元。建材方面(品牌為泰固美特耐)占比為27%,去年營收達10.42億元,至於潤德設計則占29%、營收達10.98億元。目前公司股本為13.41億元,預計轉上市後股本約15億元,現階段潤泰新持有潤泰精密材料股權為11.78%、潤弘精密持有43.79%,潤泰全球則持有5.32%。
總經理邱惠生表示,潤泰水泥目前市占率7%至8%,是國內產能利用率最大的業者。建材事業部分,以泰固美特耐品牌搶攻市場,以預拌式泥作材料市占約15%來看,公司市占率達40%至50%,在市場逐步擴大下,品牌將藉由開發長久穩定的客戶來持續增加滲透率。
- Jul 14 Tue 2015 06:34
[新聞] 大事不妙!顧能調降半導體預測 DRAM明後年皆衰退
2015年07月13日22:08
電子業景氣趨緩,市調機構顧能(Gartner)最新研究報告將今年全球半導體成長率從4%下修到2.2%,其中,近2年成長動能最高的DRAM業,明後年將連續2年衰退,其中明年衰退幅度高達17.4%。
Gartner表示,2015年全球半導體營收預估將達到3480億美元,年增2.2%,但低於上一季預測的4.0%成長目標。
Gartner研究總監Jon Erensen表示:「帶動半導體市場的主要應用,包括PC、智慧型手機與平板等前景都已向下修正。再加上美元走強,對主要市場的需求造成衝擊,導致我們必須調降今年半導體市場預測。」
DRAM仍然是整個半導體產業最大成長動力來源之一,今年DRAM營收可望增加3.8%,去年則是成長32%。但Gartner預估,上線新產能有限以及相關技術持續演進,明年市場將出現供給過度或需求不足的狀況,2016年DRAM產業營收可能下滑17.4%,到2017年將再減少7%。
Jon Erensen表示:「通常市場會在第2季出現反彈,但今年並未應驗,因此半導體產業將出現先蹲後跳現象,寄望第3季市場能在Win 10以及假期效應的帶動下一舉反彈。」
若以應用區分,智慧型手機與固態硬碟(SSD)將持續帶動半導體市場成長,傳統PC部門則將創下有史以來最嚴重的衰退紀錄,預計今年單位產量將下滑8.7%,略低於前一季預估值。
Jon Erensen指出:「儘管廠商因為預期Win 10作業系統與英特爾Skylake產品即將上市,開始清空供應鏈產能,PC市場庫存水準依舊居高不下。Win 10或Skylake將在第3季推出,可望再次提振PC銷售,但只要出現任何一點問題就可能導致市況進一步下滑。」
智慧型手機市場方面仍以蘋果iPhone為最大亮點,無論單位成長率或平均售價都強勁增長,主要受到iPhone 6與6 Plus表現強勁所帶動。不過高階Android手機表現不佳,加上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普遍疲軟,都將持續為整體市場的成長帶來負面影響。
雖然智慧手錶、頭戴式顯示器、智慧眼鏡與藍牙耳機等穿戴式裝置的產業規模持續成長,然而,在2019年以前,用於穿戴式裝置的處理、感測與通訊用晶片營收將只占整體半導體營收的1%,短期來看,智慧手錶用半導體成長最快。(范中興╱台北報導)
- Jul 13 Mon 2015 14:29
[新聞] 宜特檢測分析 搶進10奈米
2015年07月13日 04:10 記者涂志豪/台北報導
電子檢測驗證服務廠宜特(3289)第2季合併營收4.72億元,符合市場預期。宜特表示,隨著半導體產業朝更先進的製程發展,台灣總部的材料分析檢測技術已可支援最先進10奈米製程。該公司今年以來材料分析營收已較去年倍增,對下半年強勁接單動能亦深具信心。
宜特6月合併營收月增1.1%達1.59億元,但較去年同期衰退5.2%,第2季合併營收4.72億元,較第1季下滑4.6%,但與去年同期持平。累計上半年營收達9.6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0.6%。
宜特表示,台灣總部的智慧型產品檢測驗證需求持續增加,大陸紅色半導體供應鏈全面啟動,對於晶片設計相關故障分析、可靠度驗證檢測需求強勁,宜特4月新建的上海浦東實驗室,接單亦相當暢旺,預計陸續在下半年貢獻營收。
宜特指出,隨著半導體產業朝更先進的製程發展之際,宜特台灣總部的材料分析檢測技術。經過一整年的衝刺,從去年14奈米製程,至今年已突破10奈米製程,協助多間客戶跨製程試樣的技術能量並深獲肯定,不僅帶動材料分析近期營收較去年倍增,更對下半年材料分析營收持續走揚貢獻深具信心。
對下半年展望上,宜特認為,下半年仍是半導體市場旺季,隨著市場檢測需求熱絡,除了材料分析外,包括既有可靠度檢測、故障分析與物聯訊號測試等,宜特皆持續擴充產能,樂觀看待下半年營收表現。
由於半導體及系統大廠近年來追求效能更高、功耗更低、體積更小的半導體元件,以滿足現今行動裝置需求,各大廠在先進製程開發的腳步愈來愈快,已從去年20奈米製程,邁入今年的14/16奈米世代。其中,台積電、英特爾、三星等大廠已預計明年進入10奈米,因此帶動整個供應鏈的穿透式電子顯微鏡(TEM)檢測分析需求。
宜特材料分析檢測技術經過一整年的衝刺,檢測技術至今年已突破10奈米製程,不僅協助多間客戶在先進製程產品上完成TEM分析與驗證,其技術能量更深獲IEEE半導體元件故障分析領域權威組織IPFA(積體電路失效分析論壇)肯定,於會議期間發表最新研究成果,宜特也決定下半年持續擴產以因應客戶需求。(工商時報)
- Jul 13 Mon 2015 14:25
[新聞] 迎旺季 創意Q3營收衝20億
2015年07月13日 04:10 記者楊曉芳、涂志豪/台北報導
IC設計服務廠創意(3443)受惠客戶朝向高階製程、加計微投影等非PC相關的新單挹注,6月份交出優於預期、改寫近31個月以來單月營收新高佳績,第2季也創下近7個季度以來新高。法人預估,創意第3季營收可望突破20億元整數關卡,單季預估介於21.5~22.5億元,將再向上挑戰近2年來的新高紀錄。
創意今年6月份營收達8.10億元,較5月成長41.3%、較去年成長45.3%,改寫近31個月以來單月營收新高紀錄;第2季營收為19.48億元,較前一季成長12.5%,較去年同期成長12.2%,為近7個季度以來的單季新高。
創意受惠於教育市場以行動裝置取代傳統投影單機的換機潮啟動,相關微投影晶片的委託設計(16nm FinFET NRE)訂單、甚至晶圓產品(Turnkey)訂單自第2季需求轉強,雖然是應用40奈米的製程,不過急單挹注,不但助創意第2季業績表現優於預期,也將助創意下半年的旺季仍具成長動能。
除了微投影市場之外,創意受惠於非PC應用的消費性電子客戶,陸續由40奈米升級至28奈米,因此相關28奈米的NRE訂單自6月份開始挹注業績,因此綜合多項新市場機會即推升6月份的營收一舉突破8億元關卡 、改寫2012年12月以來的單月營收新高紀錄,也將為第3季的業績增添成長動能。
進入第3季,創意去年受惠於比特幣的崛起,接獲16奈米鰭式電晶體委託設計(16nm FinFET NRE)訂單,至於轉入晶圓產品(Turnkey)的訂單效益預料到今年下半年開始貢獻。另方面,創意在遊戲機市場已取得微軟長期的穩定訂單,隨著在日系廠商索尼的布局逐漸收成,預料下半年來自索尼的電視、遊戲機相關的訂單也將開始挹注,而且微軟與索尼皆在發展虛擬實境(VR),也將為下半年增添NRE新訂單的想像空間。
創意去年每股賺3.27元,並將配發股息3元,原預計在上周五(10日)發放,但是受到昌鴻颱風放假影響,金融機構之匯款作業順延至今(13)日發放。(工商時報)
- Jul 13 Mon 2015 14:16
[新聞] 錢難賺 彩晶華映凌巨轉攻工控、車載
2015年07月11日 04:10 記者袁顥庭/台北報導
華映和彩晶因為手機面板價格直直落,去年下半年起獲利也跟著滑落。華映今年將縮減智慧型手機面板的銷售,希望減少虧損;彩晶則是鎖定中低階手機面板市場,避開LTPS面板的價格競爭。華映、彩晶今年也都會衝刺內嵌式觸控面板銷售,以及工控、利基型面板銷售,提高銷售單價、改善獲利。
今年前7月5吋手機面板下跌將近10%,5吋LTPS面板因為供應數量增加,價格大跌超過20%,讓中小尺寸面板廠獲利直直落。以第1季為例,彩晶毛利率減至15.43%,相比去年同期幾乎腰斬。至於華映,第1季毛利率掉到5.94%,與去年首季的18.19%也有很大的差距。
面板廠第2季營收持續下探,華映第2季營收為114.3億元,季減13.6%、年減17.5%。彩晶第2季合併營收41.25億元,季減率22%,年減32.76%。由於價格續跌,再加上出貨規模仍在低檔,市場預期中小尺寸面板廠第2季獲利可能還會進一步下探。
因應智慧型手機面板獲利滑落,中小尺寸面板廠也積極調整產品組合,設法維持獲利。華映透露今年將縮減手機面板出貨,轉而搭配In Cell內嵌式觸控出貨,提高附加價值,預估今年營收占比會降到50%以下。平板電腦上半年需求疲弱,華映推出搭配On Cell的產品,預計第3季量產,可望帶動下半年營收成長。今年主力產品則是鎖定車載面板,公司還在大陸投資自動化模組生產線,今年整體出貨目標上看1,200萬片,營收占比可望拉升到30%以上。
凌巨轉型拓展車載、POS、印表機、工業、教育用裝置、以及穿戴式、航空應用等利基型面板。第1季利基型產品營收創新高,營收較前一季度成長超過15%,年成長幅度更是超過50%。在產品組合持續優化下,毛利率也較上一季改善,今年營收、獲利可望穩定拉升。
面對高階的LTPS面板和AMOLED面板價格競爭,彩晶5.3代線已大致折舊完畢,生產成本有相當競爭力,因此鎖定在中低階手機面板市場,希望避開高階LTPS面板激烈的競爭,另外彩晶也將投入工控等利基型產品開發。(工商時報)
- Jul 13 Mon 2015 11:39
[新聞] 新產能助陣 邦特全年EPS上看4元
2015年07月08日 04:10 記者杜蕙蓉/台北報導
邦特(4107)隨菲律賓新廠產投入,6月營收有機會達1.1億~1.2億元,創下單月歷史新高,法人預估全年EPS上看4元。不過鑑於該股利多大致已反映在股價上,近日法人給予「持有-超越同業」評等,目標價117元。
法人認為,邦特菲律賓新廠已開始出貨,預期因整體產能提升3成,激勵今年營收年成長率將達2成以上,獲利亦將穩健成長。邦特下一個利多將是菲律賓新廠二期建置,初估時間點將在明年底啟動。
邦特今年營運最大動能為菲律賓新廠投產,將生產血液迴路管、穿刺針、保護套、外科手術耗材、呼吸耗材等醫材。
邦特菲律賓新廠完工,最多可容納16條線,月產值1億元。4月上線第一條線,6月再加兩條線,合計月產值近2,000萬元,隨著新產線投產,下半年產值將進一步提升。
法人表示,由於產能放大,邦特第2季營收約3.1億~3.2億元,季成長約3%~5%,每股盈餘可望達0.85~0.9元;下半年在新產線和高階導管產品出貨增溫下,業績看好,全年營收將挑戰13.5億元,年增率約2成,每股盈餘上看4元。(工商時報)
邦特菲國新廠投產 毛利看增
2015-05-26 03:48:58 經濟日報 記者高行/台北報導
醫材大廠邦特(4107)旗下菲律賓新廠順利投產,預計5月底或6月取得菲國當地內銷許可,並享30%免稅額度,敲開東協醫療市場大門。法人指出,邦特後續將洗腎用血液透析管和穿刺針等高人力產品轉移菲國生產,有助推升毛利,加上東協市場看俏,營運將逐季走高,全年每股稅後純益上看4.17元。
邦特預計最快5月底取得菲國內銷許可,按照菲國新廠一定外銷比例獲得當地醫療院所內銷配額,不但順利打進菲國本地市場,在外銷上也就近供應東協、印度等新興市場。法人認為邦特在新產能和新市場的挹注下,今年EPS上看4.17元,締造七年來新高水準。
邦特旗下菲廠產能最高可擴充至16條產線,初期每月貢獻營收3,000萬至4,500萬元,若隨市場擴增產能全開,每月可貢獻億元營收,帶動現有營收倍增。邦特股價昨(25)日收90.4元,上漲5.9元。法人指出,邦特導管產品出貨暢旺,在產能持續擴增下,未來二年維持高成長軌道無虞。
個股:邦特(4107)新廠拼Q2拿銷售執照,開啟業績新一波成長動能
財訊新聞 2015/05/25 12:34【財訊快報/何美如報導】
邦特(4107)東協佈局已完成,菲律賓新廠銷售許可有機會在5月底至6月取得,將推動業績啟動新一階段的成長,而隨著血液迴路管的生產基地逐步轉移,台灣的人力將優化投入高階導管產品,獲利貢獻度的提升值得期待。法人預估,今年營收將一季比一季好,全年營收將挑戰24億元,年增率約25%,EPS(每股盈餘)上看4.2元。
在菲律賓新廠即將投產,今年營運看增的利多激勵下,邦特今日盤中一度漲停,攻上90.4元的歷史新高。
邦特的菲律賓新廠已於4月小量出貨,以亞洲新興市場、歐盟等地區為主,月營收貢獻約600萬元。外界預期,菲律賓廠的當地銷售許有機會在5月底至6月間取得。瞄準東協市場及印度,菲律賓新廠除一條產線、月產值3300萬元,內部已規劃第二條在6月上線,業績可望啟動新一波的成長。
未來血液迴路管等人力成本較多的產品,未來將逐步轉一到菲律賓,台灣空出來的人力將優化,拓展高毛利率的導管類產品,包括TPU導管、血管導管等。今年前4月TPU導管及血管導管的營收合計成長近四成,營收占比從去年的21%提升至24%。
法人預估,在菲律賓新廠投產,衝刺高階導管產品下,今年營收將一季比一季好,全年營收將挑戰24億元,年增率約25%,每股盈餘上看4.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