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社論-新興市場貨幣劇貶,是機會還是警訊?

2015年08月04日 04:10 主筆室


近日新興市場貨幣匯率出現劇烈貶值的走勢,從拉丁美洲的巴西、智利,到歐亞交界的土耳其,再延伸到東南亞的印尼與馬來西亞,各自都遭到資金外流、匯率貶值、主要出口原物料價格大跌的多重利空襲擊。匯率貶值雖然有助於個別國家的出口,但是新興市場貨幣集體貶值卻是極為罕見的現象,這會是十五年一次的機會,還是又一次動盪的警訊?

根據彭博資訊編製的新興市場匯率指數顯示,新興市場國家的匯率已經貶值到1999年至今以來的最低點,目前指數跌至75的歷史新低,與2010年金融海嘯後經濟復甦的高點110點,集體貶值幅度已經逼近33%。新興市場匯率貶值猶如連環炮,有因為烏克蘭危機而瞬間腰斬的俄羅斯盧布、有羅賽芙總統連任後爆發動搖國本貪腐弊案的巴西里拉,以及一直想要加入歐元區卻不得其門而入的土耳其。

其他拉丁美洲的貨幣也從五月中加入貶值競賽,巴西里拉年初至今貶值幅度已經超過兩成,是新興市場貶值幅度冠軍;從五月起算,貶值幅度最大的七個貨幣中有四個來自南美,例如哥倫比亞披索兌美元貶值了12%,七月底刷新了十一年來的歷史新低;智利披索也因為主要出口產品銅價大跌,跌破2008年以來的低點。

亞洲各國領跌的貨幣是印尼盾與馬來西亞幣,印尼盾從2013年初至今已經累計貶值了27%,馬來西亞幣也貶值了20%,多年累計的貶值幅度令人怵目驚心。但是最強烈的警訊則是,兩國貨幣竟然已經貶值回到1997年金融風暴時的低點。

亞洲金融風暴肆虐時,當時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迪對嗆索羅斯等金融炒家,隨後在1998年斷然實施資本管制,禁止資金自由進出,並且採用一美元兌3.8馬幣的固定匯率,一直到2005年才恢復正常。如今馬幣兌美元匯率在七月初回貶至3.8馬幣的歷史價位,而且一路奔向1美元換4馬幣的新低,絲毫沒有止跌的跡象。

印尼盾是亞洲貨幣貶值幅度的第一名,目前1萬3,500盾兌換1美元的匯價,讓人想起將近二十年前,用不到1萬元新台幣就可以到印尼旅遊五天四夜的歷史。印尼是房地炒作、原油價格下跌以及政府外債不斷膨脹的綜合併發症,匯率貶值到這個水準之後要如何收拾,對其他國家肯定會有示範作用。

連一向都是南亞金融重鎮的新加坡幣,匯率也從去年六月底的一美元兌1.24新加坡幣,貶值到七月底的1.37新幣,貶值幅度也達到10.4%。新加坡沒有受到出口大宗物資暴跌的衝擊,卻同步出現罕見的貶值走勢,過去一年的貶值,將新加坡自2008年金融海嘯後的升值幅度,一口氣吃掉了一半,新幣距離金融海嘯當時的1.37新幣水準,還有11%空間,這是觀察新興市場經濟的一個重要風向球。

投資銀行高盛近日發出一份匯率報告,指稱韓元是「最脆弱的貨幣」,目前在一美元兌換1,170韓元附近水平,已經是2012年6月以來最低的匯價。今年七月份韓元貶值幅度超過4%,但是高盛的報告卻說,韓元還有「超過12%的下跌空間」,也就是說,高盛認為韓元匯價整體應該貶值20%。

新興市場的匯率貶值,通常都會伴隨著資金的外逃,造成股票市場的下跌壓力。 根據本報引用EPFR的統計,至七月底之前的三個禮拜,投資人總共從新興市場基金抽走145億美元的資金,其中有高達121億美元是從新興亞洲國家逃離,單月賣超的金額,是該項統計從2004年開始至今的新高紀錄。

這波十五年來僅見的集體貶值浪潮,當然與對沖基金禿鷹的大力做空有關,但根本的關鍵還在新興市場國家的經濟基本面快速惡化。從巴西到俄羅斯到中國到印尼,集體出現需求弱化、出口衰退、國家與企業負債快速增加,而且在美國、日本、歐元連番的QE之後,新興國家大幅提升外債依存度,為禿鷹放空提供了源源不絕的火藥。

目前金融市場的焦點放在中國大陸。面對新興國家貨幣的巨幅貶值,大陸內部要求人民幣有秩序貶值的聲浪日益升高,各種貶值與否的內部論戰已經觸發,伴隨著大陸股市的劇烈震盪,增添新興股匯市場的不確定氣氛。在十月即將召開中共十八大五中全會之前,大陸內部對於股匯市的論戰必然會達成統整共識。已經面臨美國聯準會升息、大宗物資價格大跌、出口衰退以及經濟成長停滯的新興市場國家,將在未來兩個月面臨最關鍵的挑戰。到底是在谷底獲得重回成長軌道的十年機遇,還是走入又一次的金融風暴,大陸的政策方向與股匯市的安定,應可視為風向球。(工商時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gapanth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