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11〔記者徐義平/台北報導〕
中國最大鐘錶零售集團亨得利集團,轉道以「僑外資」身分申請來台成立台灣亨得利,並大手筆砸下九億餘元,以每坪五五六.六六萬元的當時天價,買下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安泰銀行忠孝分行店面,去年十月悄悄出脫;若貸款設定金額五.三四億元,以貸款四成推估,出售價格約十一到十二億元,短短五年獲利達三億元。
店面新買家是台灣鐘錶業者金生儀名下的榮台投資。二○一○年安泰銀行標售該店面時,金生儀也曾出手投標,但當初投標金額僅八億元,敵不過具有中資背景的亨得利直接跳脫行情,出價九億餘元;五年後,只好加價超過三億元從亨得利手中如願取得店面。
- Apr 13 Mon 2015 06:15
[新聞] 中資 亨得利養店賺暴利
- Apr 13 Mon 2015 06:03
[新聞] 別再滑了!南仁湖通令服務區員工禁用手機
國人手機普及率高,各行各業滑不停,也衍生管理困擾。為避免員工上班時間滑手機而忽略客人,南仁湖企業上周針對6大國道服務區的協力廠商發出禁用手機公告,如協力廠商員工屢次違規、將對廠商開罰500元,新東陽則指早已在經營的服務區實施手機統一保管規定。
經營國道一號中壢、泰安、西螺及國道三號古坑、東山、關廟服務區的南仁湖企業,上周針對各服務區的協力廠商發出通知,禁止服務區賣場人員上班滑手機。引起服務區員工反彈,向《蘋果》投訴。南仁湖企業說,消費者投訴服務區有工作人員只顧滑手機當低頭族,沒感覺客人已在眼前或邊講電話邊幫客人點餐。因此要求服務區的協力廠商管好員工,,員工要打電話,可在休息時間,吃飯或上廁所時,若家人有急事可透過公司電話找人。協力廠商員工若違規會先勸導,再犯才會對協力廠商開罰。
- Apr 10 Fri 2015 21:22
[新聞] 鄧文聰掏空幸福 南北大獵地
2015-04-10 〔記者錢利忠、吳昇儒/台北報導〕
盈豐銀行副總吳曉雲涉助藏錢 被約談
特偵組偵辦幸福人壽前董事長鄧文聰涉掏空案,查出鄧文聰透過瑞士EFG盈豐銀行業務副總吳曉雲協助,私設帳戶藏放掏空的一二○多億元,再將錢轉回台灣購買高雄八五大樓部分債權及台北信義計畫區D3土地,昨兵分八路搜索鄧旗下億大集團、長鴻營造及富創建設,約談吳曉雲及幸福人壽前副董事長卜運喜等九人,全案朝違反保險法方向偵辦。
檢調查出,九十五年至九十七年間,時任幸福人壽副董事長的鄧文聰,透過其政大EMBA同學吳曉雲引薦,未經董事會同意,擅自將公司保險金以信託之名,委託EFG香港分行代操「巴哈馬STAAP基金」及「英屬澤西島SFIP信託基金」,並將受益權包裝成公司海外資產;繼而以兩檔受託代操的海外基金向EFG設質背書,向EFG成功申貸二億二千多萬美元,全數匯入鄧在香港設立的紙上公司帳戶。
一百年五月,台灣金融資產服務公司標售高雄八五大樓的三十四樓及八十五樓青雲金典國際酒店債權,鄧文聰從海外私人帳戶輾轉匯回卅二.一八億元,為規避動用壽險資金購地疑慮,透過億大旗下控股公司「億大聯合」出價,以溢價一成、每坪約十萬餘元價格取得七十五%金典酒店銀行債權,鄧文聰當時違規投資房地產,一度引起金管會注意。
此外,九十八年至九十九年間,已從黃正一手中接下幸福人壽董事長的鄧文聰,又涉嫌以香港地區銀行利率比台灣高為由,指示資產管理部襄理將二億美元匯到渣打銀行香港分行,輾轉又存入鄧在香港的十餘個紙上公司帳戶;據悉,鄧文聰應訊時均推稱忘了,試圖將責任推給吳曉雲。
鄧涉A保險金入私人帳戶 匯回台炒地
檢調粗估鄧文聰先後至少掏空幸福人壽資產逾一二○億元,相關款項疑已轉匯回台灣購地,購買高雄八五大樓部分債權的案情已臻穩固;至於台北信義計畫區占地九百多坪的D3土地購地案,幸福人壽依金管會指示,在九十八年以廿八.一八億元賣給金享建設,後又轉賣給富創建設,檢調認為富創建設雖登記為僑外資,但鄧文聰才是幕後金主。
- Apr 01 Wed 2015 11:42
[新聞] 富邦人壽驚現665億未實現虧損
富邦人壽驚現665億未實現虧損
2015-04-01 01:17 工商時報 記者彭禎伶、張中昌/台北報導
富邦人壽隱含巨大未實現虧損?主要壽險公司昨(31)日已公告去年財報,由於股債雙漲,多數壽險公司金融資產未實現獲利均增加,富邦人壽在備供出售項下有577億元未實現獲利,但在無活絡市場項下卻「驚見」665億元未實現虧損,位居所有壽險公司之冠,此巨額虧損數字引起同業譁然。
富邦人壽對此表示,無活絡項下出現未實現虧損665億元,主要是擔任簽證會計的安侯建業「校稿疏失、數字誤植」,實際上無活絡項下應是有未實現獲利90.7億元,會立即上傳更正。
富邦人壽2010年併購ING安泰人壽,取得大量「老債」,在低利率時期格外值錢,同時近年富邦人壽採取積極投資手法,賣舊債換新債等,也建置不少新的債券部位,除獲利年年創新高,且一直維持極高的未實現獲利金額。
只有在2013年底時因為全球債券價格暴跌,富邦人壽帳上債券未實現獲利蒸發700多億元,但2014年上半年即已回升。
去年富邦人壽全年獲利353.67億元,是所有壽險公司最高,國泰人壽以全年獲利318.54億元名列第二;兩大壽險公司去年底備供項下未實現獲利都大幅增加,富邦人壽有577億元,比前年底增加196億元,國壽則有402億元,有大部分是股票價格彈升,備供項下未實現獲利某種程度代表今年可實現的獲利,富邦人壽及國壽目前是壽險中最高的二家公司。
另外一塊即是隱藏在「無活絡市場」項下,由於「持有到期」項下資產不能大幅變賣,但無活絡的部分則無此規定,且這部分資產價格波動又不會影響淨值,是壽險公司「進可攻,退可守」的資產,去年底無活絡項下未實現金額最高者是南山人壽,有277億元,其次是國壽的246億元,另外如中國人壽、全球人壽、台灣人壽也都有數十億元的未實現獲利。
但富邦人壽昨天最新公布的合併財報中,其無活絡項下資產有5,442億元,但去年底市價金額卻只有4,777億元,等於出現665億元的未實現虧損,其他壽險公司發現也都驚呼,是否富邦人壽把無活絡項下值錢的都已出售,只剩下不值錢的資產。
- Mar 24 Tue 2015 17:02
[新聞] 被控掏空公司 光倫前董座「為了避稅」
(賴又嘉、呂志明/台北報導)
東元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東友科技(5438)的關係企業光倫電子公司驚爆掏空弊案,台北地檢署查出2010年至2013年間光倫董事長的楊其恆涉嫌掏空公司 逾億元資產,檢察官鄧定強昨天指揮調查局北機站約談楊其恆及其父母、會計、人頭等9人到案,訊後均請回。
楊其恆在3名律師的陪同下進入偵查庭,經1個半小時的訊問後,今天清晨12時50分予以請回,楊滿臉疲憊的步出北檢時,記者詢問他是否有掏空公司資產,楊笑著反問記者「我是名人嗎」,然後與律師一同搭乘計乘車離開。
據了解,對於被指控掏空公司,楊其恆否認犯行,辯稱主要是為了要節稅,並未將錢放到私人口袋,檢調認為仍有事證尚待釐清,將他列為《刑法》詐欺、背信罪的被告,暫先將他請回。
檢調多年前接獲檢舉,指2011年東友科技計畫投資光菱電子,當時擔任東友總經理特助兼發言人的楊其恆在利多消息公布前,透過父母等親友大買光菱股票2000多張,涉嫌內線交易。
前年檢調針對內線交易案搜索東友科技、東友關係企業光倫公司、鑫楷實業公司等6處,查扣相關帳冊並約談楊其恆及其父母等人後,意外查出楊其恆接任董事長後, 另涉嫌利用人頭掏空光倫資產上億元,檢察官今天再度指揮北機站約談楊其恆等人到案,目前正由北檢複訊中。
光倫董座涉掏空 漏夜偵訊
2015-03-24 22:59:05 聯合報 記者張宏業╱即時報導
東元集團旗下孫公司光倫電子公司傳出掏空弊案,調查局北機站懷疑光倫負責人楊其恆涉嫌利用不實交易憑證,指示會計配合掏空公司上億元資產,今天約談楊其恆與父親楊永東、公司會計共9人到案,深夜移送台北地檢署複訊。
據了解,光倫電子是東元集團旗下東友科技關係企業,2011年東友科技計畫投資光菱電子時,時任東友總經理黃育仁特助楊其恆,涉嫌在利多消息公布前,透過父母等親友大買光菱股票4千張,獲利1200萬元,被控內線交易,前年遭北機站搜索約談。
北機站查扣相關帳冊仔細過濾,發現楊其恆除涉及內線交易外,還勾結公司會計,利用五鬼搬運手法,將光倫電子資產放到自己口袋,且楊其恆父母購買光菱電子股票的錢,疑是來自光倫公司,因此決定併案偵辦。
- Mar 03 Tue 2015 09:21
[新聞] 閎康Q2營收可望回溫;現金殖利率逾6%
MoneyDJ新聞 2015-03-02 10:50:58 記者 鄭盈芷 報導
閎康(3587)首季營運估仍為淡季,不過法人認為,閎康營運調整效益將可望於Q2開始顯現,營收將有機會明顯加溫;閎康今年在材料分析業務往16、10nm檢測延伸,以及故障分析、可靠度分析新客戶持續成長下,獲利將可望較去年回溫,而閎康今年擬配息4元,估算殖利率逾6%,也相對吸睛。
閎康為國內材料分析主要廠商,主攻固態檢測分析服務,客戶以晶圓代工、光電業為主,材料分析約佔營收比重50%~55%,至於故障分析客戶則以IC設計、封測業為主,約佔營收比重35%,而可靠度分析約佔營收10%~15%;閎康去年材料分析接單較為有壓,不過故障分析、可靠度分析則取得不錯的成果,預期今年還是可望持續成長。
閎康去年材料分析較無成長動能,不過在故障分析、可靠度分析業務增長帶動下,去年營收順利突破10億元大關,營業利益與稅前淨利也都較前年增加,但受到所得稅率增加影響,稅後淨利反較前年略減,再加上去年股本膨脹,致使閎康去年EPS僅4.54元,較前年的5.12元下滑。
展望今年,法人認為,閎康經過去年營運調整後,今年材料分析業務有望止跌回升,而且公司材料分析已具備16nm與10nm檢測能力,預期下半年將陸續發酵,至於故障分析、可靠度分析今年仍可望持續成長,來自大陸市場的需求更是可持續關注的一塊,法人看好,閎康今年獲利將可望重返成長軌道。
閎康去年EPS為4.54元,公司擬配息4元,估算殖利率超過6%;法人推估,閎康首季營收應仍偏淡,不過Q2起營收可望明顯加溫,今年EPS則估達4.7~5元。
全文網址: http://www.money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d47ed2f4-1718-44a6-902e-67b1a2389589#ixzz3hQa7pNay
MoneyDJ 財經知識庫
- Jan 16 Fri 2015 16:06
[新聞] 聯華去年EPS估逾2元;現金殖利率看5%-7%
MoneyDJ新聞 2015-01-16 10:25:19 記者 許曉嘉 報導
麵粉大廠聯華(1229)去年第四季受惠於傳統旺季、營收加溫,加上成本控制,單季獲利仍穩。2014年營收雖略減1%,但全年獲利年增估4-5成、每股盈餘上看2.2-2.3元、為近4年最佳,以近年股利發放多以配息為主,推測現金殖利率約達5%-7%。隨著淡季來臨,預估今年首季業績下滑,第二季後可望回升。
聯華實業目前本業包括各種品項麵粉以及麵粉加工產品如義大利麵製造銷售,其中麵粉(駱駝牌、蘿蔔牌、聯華牌、LH牌、水手牌、新高山台灣)比重約達8成,不僅以進口美國小麥為原料,還與台灣在地麥農合作、推展出「新高山台灣」品牌。另義大利麵產品(坎佩尼亞CamPania、馬可波羅MarcoPolo、常春藤IVY、QQ娃娃、金后Golden Queen)比重約10%左右,租賃事業營收占比約4%-5%,餐飲及食品通路比重合計約5%-6%。
近年獲利來源除了食品本業以外,主要獲利來自於轉投資集團事業,包括持股35.5%的神通電腦、持股29.6%的聯成化學(1313),以及持股50%的聯華氣體工業。受惠於轉投資事業獲利良好及本業庫存管理與成本控制奏效、毛利率提升,2014年營收雖較2013年略降,但全年獲利顯著成長,並創2011年以來近4年最佳。
展望2015年,預期麵粉事業受到國際小麥行情及進口小麥成本波動影響仍大,推估第一季因旺季過去、淡季來臨,加上小麥成本略升,營收及毛利率可能都將下滑。第二季後可望回升。
聯華去年第三季營收約13.36億元,單季營業利益4300萬元、業外投資收益3.9億元,稅後淨利4.3億元、每股盈餘0.5元。累計前三季營收約達39.14億元、年增0.3%,毛利率約12%、年增約1.6個百分點,前三季營業利益1.43億元,投資收益14.8億元、稅後淨利15.6億元,前三季每股盈餘1.83元、年增59%。
去年第四季營收增至13.88億元,季增約3.8%、年增約3%。初估第四季本業及投資收益仍穩,單季每股盈餘估約0.5元。2014年營收約53億元、年減1.1%,全年稅後淨利估約20億元、每股盈餘估2.2-2.3元,年增估4-5成。
全文網址: http://www.money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b3b2c0cf-10f7-4b86-8387-1307ce6d8f4c}#ixzz3gVkbggRh
MoneyDJ 財經知識庫
- Jul 04 Fri 2014 11:48
[好文] 名家觀點╱新興國消費力升級 快搶商機
【經濟日報╱徐重仁】 2014.07.03 03:13 am
全球因為歐債危機等問題影響,經濟成長陷於停滯,但亞洲新興市場因為大量進行基礎建設,帶動相關原物料需求與大漲行情,促使新興市場國家進入消費升級階段,相對表現亮眼。尤其當亞洲新興國家政府開始重視提振內需市場,如中國大陸的經濟政策轉向扶植內需產業,印度與東南亞國家在經濟政策上也是要提高民眾所得,以增加消費力,台灣的商機就浮現出來。
- May 30 Fri 2014 18:43
[新聞] 外資報告、禿鷹與股市管理
【經濟日報╱社論】2014.05.29 04:22 am
台灣股票市場愈來愈「外來」導向,此一趨勢對健全資本市場有其必要性,唯在市場結構轉變的同時,投資人必須瞭解如何評估資訊,而且主管機關更須確保資訊的透明度。何謂「外來導向」?從上市櫃公司而言,近四年來,新上市櫃公司主要是外國企業來台第一上市、上櫃(即為F股),目前已經有60家。從投資者而言,拜各國中央銀行採取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之賜,外資持續匯入台灣,導致外資持續買超台股,對市場影響力日益增強。截至今年4月,外資累積匯入金額為1,859億美元,持有股票占股市市值34.6%;今年前四個月累積淨買超達新台幣1,688億元,已達去年全年累積淨買超的69.5%。
上述二方面因素交互影響下,外資機構的證券評估報告,對於投資人的影響愈來愈明顯,例如:近幾個月來,外資機構所發出的F-再生與小型股力旺的評估報告,引起股市很大波動,前者被視為禿鷹刻意放空炒作,後者被視為拉抬炒作。
- May 30 Fri 2014 06:21
[新聞] 旺宏量產36奈米SLC NAND Flash
【聯合晚報╱記者徐睦鈞╱即時報導】 2014.05.30 02:24 am
半導體股旺宏電子 (2337)宣布,其先進的12吋晶圓廠已開始研發製造第二代36奈米Single- Level Cell(SLC)NAND型快閃記憶體系列產品。
這一最新SLC NAND Flash包含3V及1.8V兩個系列,存儲容量橫跨1Gb至8Gb。旺宏同時推出NAND-based MCP(Multi-ChipPackage)產品,以提供客戶更完整的NAND Flash產品解決方案,滿足嵌入式及無線網路市場廣泛的應用需求。
- May 26 Mon 2014 05:50
[好文] 王浩威:溝通,說容易聽最難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2014.05.25 03:39 am
美國總統歐巴馬的招牌動作,是把手放在耳邊,象徵傾聽民眾的心聲。「我們一輩子都在說話,卻很難達到心靈的溝通。」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長王浩威,昨天在聯合大講堂發表演講「心靈,如何才能對話」,指出學會「傾聽」是促近社會和諧的重要方法。
「在台灣社會,『溝通』彷彿需要很大的力量,必須搖著對方的肩膀才能完成。」王浩威在現場秀出多張太陽花學運的照片,其中最經典的是行政院院長江宜樺和學運領袖林飛帆「對話」的場景,兩人各持麥克風,中間隔著人群,彼此的視線沒有交集。
- May 20 Tue 2014 19:52
[新聞] 操盤心法-產業競爭力強的F股 價值浮現
2014-05-20 01:11 工商時報
康和證券副總經理陳志豪
國際金融分析:美國長債利率一路下滑,10年期指標債殖利率一度跌落2.5%,市場擔心會是熊市前兆,帶動創新高美股出現獲利了結賣壓;利率滑落因素很多,包括美國及歐洲第一季經濟成長不如預期,加上Fed主席葉倫削弱市場升息預期的鴿派言論,及ECB暗示將擴大寬鬆,讓歐債及美債殖利率同時承壓;烏克蘭與俄羅斯的衝突,也引發市場部分避險需求。
雖然資金持續去風險risk-off傾向,但從基本面角度,4月美國ISM製造業指數上升至54.9,擴張步伐為4個月來最快;非農就業也大增近29萬人創2012年1月以來最大增幅,而先前放緩的美國房市,近期亦陸續出現優於預期的數據,包括待完成屋銷售成長3.4%、新屋開工大增13%至百萬戶、營建許可增加8%等,顯示美國房市將重拾復甦動能;歐洲方面,歐元區4月綜合PMI創下近三年高點,原先表現較弱的法國,製造業PMI已連續兩個月回升至50之上,周邊國家的復甦力道應可逐漸跟上德國的復甦腳步,歐元區第二季經濟表現應會明顯優於第一季。
待美國及歐洲經濟回到復甦正軌,加上歐洲央行、中國人行和日本央行釋出更多寬鬆措施,全球流動性充裕持續,資金將會重回risk-on方向。
產業動態以及操作策略:
台股受放空研究機構格勞克斯點名連帶衝擊,部份F股的投資氣氛仍在冰點徘徊,許多未來成長性佳的F股長線投資價值逐漸浮現,值得留意;其中以中國大陸半導體藍海為市場的F類比IC設計公司後市仍值得期待,中國大陸海歸派、美國矽谷出身的類比IC設計公司,企業經營偏向美式風格,同時握有中國大陸市場及人脈,因與台灣Foundry廠接觸緊密,轉至台灣市場上市,其產品在效能、體積、成本上相較國際對手具競爭力,兩家公司在去年以LED照明大放異彩,今年分別在手機上佈局皆將逐步顯現,長線投資價值浮現。
除了F類比IC設計公司之外,F股另有風力發電關鍵零組件領導廠商的成長性值得留意;在全球替代能源產業鏈中,台灣在太陽能晶片領域耕耘有成,對風力發電著墨較少,其實在各項潔淨能源中,風力發電具有成本上的明顯優勢,風力發電單位成本不但仍約為太陽能的60%,甚至低於水力發電;美國再生能源計畫即以風力發電為主軸,規劃2040年貢獻其再生能源發電比重4成;市調機構MAKE Consulting預估2014年全球風電新增裝置量將成長40%。
公司為深耕風力發電設備市場的專業高階球墨鑄鐵廠,從模具設計、鑄造、焊接、塗裝、加工到組裝等一條龍服務,核心競爭力主要在決定耐用度的低溫肥鐵球墨數達280/mm2高於競爭同業,及其5MW以上超大型鑄件生產能力已居市場領導地位,此二大優勢墊定公司在風電朝向離岸及大型化方向發展的競爭優勢;公司前二大風電客戶為全球最大離岸風電製造商西門子,及美國最大風電業者GE;當風電走向5MW以上,超大型底座鑄件製做時重量達1-200噸,對於吊具設備、廠房地基設計皆為競爭力關鍵,公司以其累積經驗,江蘇新廠2015年中投產效益值得期待。
- May 19 Mon 2014 14:39
[好文] 何耀仁專欄/碳纖維概念 商機起飛
【經濟日報╱何耀仁】 2014.05.19 02:53 am
碳纖維具有重量輕、高強力等特性,在高能源成本的時代將被大量運用在交通工具、航太領域、風電機葉片及筆電等電子用品外殼。2013年全球碳纖維消費量約為6萬噸,預估未來五年複合年均增長率為12%,2018年預估全球消費量將可成長到10.2萬噸。雖然目前全球產能過剩,產能利用率不到60%,但是未來碳纖維運用領域不斷擴大下,潛力可期。
目前全球碳纖維的產能與市占排名,分別為東麗(Toray)PAN系碳纖維年產能為2.1萬噸,市占率19%,其次是美國的Zoltek的1.4萬噸、及日本東邦(Toho)和三菱麗陽各1.3萬噸年產能。
- May 19 Mon 2014 05:51
[好文] 拓墣產研專欄-iBeacon崛起 未來消費更智慧
2014-05-18 01:26 工商時報
拓墣產業研究所產業顧問尤克熙
蘋果公司在2013年底在全美254家蘋果零售商店部署了iBeacon基站,雖然蘋果並非是第一個使用iBeacon的業者,例如,美國職棒大聯盟(MLB) 已開始在體育館利用iBeacon創造和球迷互動體驗,美國梅西百貨(Macy's Store)旗下的部分零售店也試行使用iBeacon。
但以2014年超過2億的iOS設備都可作為iBeacon接收器或發射器,其潛在的行動支付商機,以及對消費者體驗所帶來的改變,讓業界對iBeacon愈發充滿期待,也就是說,iBeacon將從2014年開始崛起,改變消費者生活體驗。
- May 14 Wed 2014 18:29
[新聞] 台海獲大陸專利 營收可望翻倍長
【聯合報╱記者蕭韻純╱即時報導】 2014.05.14 06:03 pm
台肥董事長李復興今天宣布,旗下台灣海洋深層水公司(台海),取得中國知識產權局核准「用於降低血膽固醇的深層海水濃縮液的製造方法」專利。在中國專利的光環下,台海將積極進軍中國市場,預計今年光在大陸的營收就可翻倍成長。
台海在花蓮東岸西太平洋提取662公尺的深層海洋水,再以專業的礦物質調控製程製造「高礦物質濃縮液」、「深海鹽」等產品。其中,高礦物質濃縮液含豐富礦物質、微量元素,經研究證實,具有降低血膽固醇濃度的效用,李復興大呼,「這是上帝的配方」。
- May 13 Tue 2014 21:14
[好文] 兩岸花生醬經濟學…示範區鬆綁
【聯合報╱徐世勳/台大農業經濟學系教授(台北市)】 2014.05.13 02:13 am
目前立法院正在審查「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草案」,部分人士以花生醬為例,主張為避免未來「台灣花生醬可能沒有台灣花生」、「摧毀台灣的農業根基」等,反對示範區內的農產品原料以零關稅進口(包括中國八三○項農產品如花生),也反對部分非管制的產品(如花生醬)內銷台灣。
兩岸的花生與花生醬雖是很尋常的上下游原料與產品關係,但背後卻有很獨特的花生醬經濟學。
- May 12 Mon 2014 15:02
[好文] 三大跨国药企的乾坤大挪移
- May 11 Sun 2014 16:53
[好文] 拓墣產研專欄-成本難題 台4G LTE路迢迢
2014-05-11 01:31 工商時報 拓墣產業研究所研究經理陳蘭蘭
是否普及4G LTE,與消費者能否接受4G費率有著不可分割的重要關係,以歐洲、日本等國家目前的4G滲透率來觀察,的確存在缺乏殺手級應用與費率過高等問題。
從成本考量下,多模多頻4G LTE的技術也因此存在探討的必要性。以晶片為例,廠商在追求更高效能、更高傳輸速度的同時,應思量如何提高整體供應鏈的價值,達到廠商與消費者雙贏的均衡局面,才有助於4G LTE市場佔有率的進一步擴大;而硬體技術方面,現有如多模多頻段截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雙卡雙通(Dual Sim Dual Active;DSDA)等,若能善加運用,亦將有助於進一步節省上網成本,提升傳輸效能。
- May 11 Sun 2014 16:37
[新聞] 智慧經營/葉志鴻用創投藥引 精煉生技人生
【經濟日報╱黃文奇】2014.05.09 04:43 am
台灣微脂體(TLC,簡稱台微體)一家小而精的生技公司,專精於「脂質體」藥物包覆技術。一個老技術,卻不斷玩出新花樣,讓全球最大的學名藥廠TEVA也驚豔,千里迢迢跑來合作,更讓素有生技巴菲特美譽的博樂(Steven Burrill)投入大筆銀彈。總經理葉志鴻的開放作風、目標式管理是其中關鍵。
葉志鴻,一個道地的中台灣孩子,今年才43歲,最常穿的是POLO衫、牛仔褲,笑起來像「鄰家男孩長大了」的樣子。如果僅看外表,很難相信他現在是手握30幾億元,領軍140位員工、營運市值超過150億元國際生技公司的總座。
- May 11 Sun 2014 16:35
[好文] 會計師看時事/訴訟和解 入帳時點不同
【經濟日報╱江美艷、陳怡婷】 2014.05.09 04:43 am
103年第一季,科技業發生了幾件重大的訴訟和解案。
仲琦與智邦子公司SMC於103年1月24日宣布雙方訴訟達成和解,仲琦將賠償智邦子公司。據報載,智邦最快可望於103年第1季入帳認列該利益。反之,仲琦則將此訴訟與和解費用認列於102第4季,拖累102年獲利表現。
力成在103年2月24宣布,與Tessera針對技術授權合約之訴訟達成和解,力成將因此支付Tessera 1.96億美元賠償金並於102年財報中認列,導致該年財報每股淨損5.24元。
為什麼仲琦、力成的訴訟和解明明是發生在103年1、2月,但損失卻要回頭認列在102年度的財報?而智邦卻是最快在103年第1季才會入帳?這就涉及到會計準則中所規定的「期後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