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徐谷楨】 2008.12.19 02:50 am
專家指出,正常環境下,存貨是具有變現性的資產;但在金融海嘯後,市場不景氣,商品賣的慢,存貨不能很快變換成現金,就成為甩不掉的負擔。
德昌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林建邦形容:「擁抱存貨就是擁抱高風險」。他說,「呆」貨愈多,企業的營運風險也隨之提高。
林建邦強調,現在根本不是急著做生意、大量進貨的時候。過去每月做千萬元生意,一年做12次、年營收1.2億元的企業,現在做法必須轉為保守,可能跟下游爭取訂單後,再向上游買貨,營業周期可能拉長為二個月,一年只做六次生意,年營收6,000萬元。雖然營業周期拉長,現金循環也變慢,比較沒有效率,但這樣可以降低營運風險,才是上策。
另外,他觀察發現,市場上比別人早一步先發現市場需求急凍的企業,總是會趕快把貨物、商品打折求現;沒有及時發現環境變化的企業,可能會因為這種折扣誘惑而貿然進貨,變成產業供應鏈之中「存貨卡在手上」的最大輸家。
林建邦指出,企業對於市場變化應提高警覺,盡量不要讓存貨「卡」在自己手上,寧願拉長營運周期,也不要因為想多做生意,最終被迫面對存貨賣不掉的窘境。他說:「若是沒有把握把貨賣掉,就算供應商下殺一折出售,你也不要買。」
林建邦建議,這種非常時期,最保險方式就是接到訂單後再生產,而不是先進貨。
消費市場轉冷,有業者預見未來的業績可能會每況愈下。林建邦說,企業就只有那麼一次機會力圖改變,也就是當手上還有足夠現金時,這時要改善產品或生產流程還來得及;有遠見的小老闆,就會及時調整進貨策略。
林建邦指出,大部分的小企業老闆都沒能及時觀察到此事,進而適時著手改善,等到發現商品已經沒有競爭力、銷售量欠佳時,往往現金流入水位已經不足,即使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
在金融風暴中受創的金融機構,已經不會輕易放款給中小企業,特別是年營業額在1億元以下的小企業,肯放款的銀行更是少數。即使有少數願意放貸給小企業的銀行,利息會較高,如果小企業前往融資,未來又還不起,反而會更糟糕。
所以提醒您,別讓存貨成為「壓跨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 Dec 19 Fri 2008 03:17
[新聞] 創業理財》滿手存貨 是冤大頭
close
創業理財》滿手存貨 是冤大頭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