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 2009.03.27 03:23 am
教育部推動大專畢業生到企業實習方案,有三萬三千五百個名額,政府補助每人每月二萬六千元,為期一年。教育部表示,立法院預算通過後,最快下月即可執行。勞工團體則擔心企業「左手拿錢,右手裁員」,要求建立防範機制。
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昨天表示,政府這項計畫,企業不必出錢就有人力挹注,但令勞團憂心的是,企業可能會裁員,等待這項計畫的人力,尤其是高科技業,他更點名台積電裁了一千多人,政府不應補貼這樣的企業,必須過去一年沒有裁員的企業才能申請。
教育部技職司長陳明印強調,這項讓九十五至九十七年度大專畢業卻失業者到企業實習措施,是為促進就業,企業不能因此裁員,或中斷跟學校的建教合作。
- Mar 27 Fri 2009 10:41
[新聞] 畢業生實習 勞團憂裁員
- Mar 27 Fri 2009 10:30
[新聞] 小一送閱讀福袋 父母學共讀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 2009.03.27 03:23 am
為讓閱讀及早向下延伸,教育部八月要推出「閱讀起步走」(Bookstart),送給廿萬小一新生裝有書本的閱讀福袋,同時五十萬冊的「閱讀從0歲開始」父母手冊已經出爐,希望協助親子共讀。
受教育部委託撰寫這本手冊的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教授柯華葳表示,「閱讀愈早開始愈好」,從小養成閱讀習慣,除了讓孩子有豐富字彙,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了解「書是終身伴侶」,且閱讀可以很休閒、很愉快。
教育部國教司長楊昌裕說,閱讀往下延伸的觀念,愈來愈普遍,接受度高,除了繼續補充圖書量,「閱讀起步走」(Bookstart)是今年新措施,八月要送給小一新生的閱讀福袋,裡面可能還有學校的借書證等。
- Mar 27 Fri 2009 10:12
[新聞] 為愛朗讀 從孩子0歲開始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 2009.03.27 03:23 am
孩子幾歲才需要閱讀?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教授柯華葳昨天說,孩子出生後,父母就可以讀書給孩子聽,每天花一點時間,就可養成孩子閱讀習慣,也可增進親子關係。
柯華葳說,孩子要成為一個能學且學得好的人,全看能不能讀得好,學習閱讀要花很多時間和精力,父母是孩子首要且最具影響力的老師,每天花一點時間共讀,對孩子幫助很大。
她表示,很多家長在孩子還是嬰兒時,抱著孩子要親子共讀,嬰兒的反應常常是推開書本、啃書,甚至是不耐大哭,父母帶著共讀的熱情也大減。
- Mar 27 Fri 2009 10:10
[新聞] 語言認知 親子共讀好處多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 2009.03.27 03:23 am
從零歲開始培養兒童閱讀興趣,醫師大力贊成。國內外許多研究認為,親子共讀可增加孩子語言、學習認知能力,好處多多,父母應常「為愛朗讀」 。
馬偕醫院新生兒科主任許瓊心說,親子共讀是她大力推動的新生兒照護重點之一,透過父母親懷抱孩子,為孩子講述繪本故事等,可以增進親子關係、語言以及學習認知能力,也可有效減少未來輟學機率。
- Mar 26 Thu 2009 16:52
[新聞] 再創一個台積電》新興產業 六大布局
【聯合晚報╱記者林修全/台北報導】 2009.03.26 03:04 pm
行政院會上午由政務委員張進福報告「台灣生技起飛鑽石行動方案」,他表示,未來將成立生技整合育成中心(Supra Incubator Center, SIC),提供生技製藥暨醫材產業發展階段所需的資金、法務、智權、技術及營運等協助,搭配包括以醫材為主的竹北生醫園區、以製藥為主的國家生技發展園區,建構產業聚落,帶動周邊產業發展。
張進福說,行政院推動六大新興產業布局,包括生技產業、觀光旅遊、醫療照護、綠色能源、文化創意和精緻農業,台灣生技起飛鑽石行動方案是第一個方案。
台灣生技起飛鑽石行動方案要吸引民間資金投入生技產業,規畫成立600億元規模的生技創投基金(Biotechnology Venture Capital, BVC),初期預計以募集100億元出發,由行政院國發基金出資40%、民間投入60%。
- Mar 26 Thu 2009 16:51
[新聞] 再創一個台積電》十項產品 進攻市場
【聯合晚報╱記者韋麗文/台北報導】 2009.03.26 03:04 pm
行政院積極推動生技產業,要讓台灣的生醫界成為下一個台積電、下一個聯電;首先成立生技創投基金,擇定有潛力發展的十項產品,協助進攻國際市場。例如,中研院院士陳垣崇研發的試劑、双美公司從雞冠淬取的膠原蛋白、東洋公司的小紅莓微脂體等產品,都是國人之光,都是值得推薦的產品。
衛生署長葉金川指出,政府與民間集資600億元,成立育成中心,一年擇定10個有潛力的目標,標的產品可能包括疫苗、醫材、生材等產品,協助這些潛力產品順利上市,成為生醫產業的火車頭。
除要發掘「璞玉」之外,衛生署藥政處副處長劉麗玲說,也將建構國內與國際法規環境接軌。她指出,新藥、新劑型、新使用方法、新適應症等產品上市之前,需要完整的臨床實驗,若是國內與國外法規不同,業者產品輸出前,所有實驗得重新做一次,不僅延宕上市時間,也有沉重的資金募集壓力。
- Mar 26 Thu 2009 16:50
[新聞] 生技起飛 鑽石方案啟動將募集600億基金
【聯合晚報╱記者林修全/台北報導】 2009.03.26 03:04 pm
行政院會上午正式啟動台灣生技起飛鑽石行動方案,未來將成立600億元規模的生技創投基金(Biotechnology Venture Capital, BVC),初期先募資100億元,由行政院國發基金出資40%、民間投資60%,以強化生技產業價值鏈的研發角色、推動整合型育成機制,以及成立食品藥物管理局(TFDA),並建構與國際銜接的醫藥環境。
負責這項計畫的政務委員張進福指出,將會組成專業團隊、管顧公司,投資國內外高獲利潛力的案源,預計四年內讓生技產值倍增,並儘快發展成為兆元產業。
為導引我國製藥、醫療器材所累積的學術研究成果和人才資源,行政院長劉兆玄表示,台灣生技起飛鑽石行動方案是強化產業價值鏈第二棒,也就是產業化研發的角色,以補足當前缺口,向前銜接優質的基礎研究、向後攻佔商品化、產業化的灘頭堡。
- Mar 26 Thu 2009 16:49
[新聞] 吃出健康》純麻油抗氧化 別拿來熱炒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2009.03.26 08:37 am
華人常用麻油來料理許多補品,天然純麻油具抗氧化效益。但中醫師陳旺全在一項衛教講座中指出,最好別用麻油熱炒食材,等到料理完成後,溫度稍低時再淋上麻油,較能保留其抗氧化效益。
有些民眾料理補品時會先用麻油熱炒老薑,讓香氣爆出來,但中醫師陳旺全提醒,如此高溫烹調可能讓油脂氧化,料理完畢後再淋上適量的純麻油比較適當。
含麻油食材在華人社會頗為常見。例如民眾產後會以麻油炒豬肝、麻油炒腰仔、麻油炒桂圓,等傳統給孕婦補身的食物來坐月子。大約產後第14天就可以吃點麻油雞。
- Mar 26 Thu 2009 13:24
[新聞] 吃出健康》蒟蒻可去瘀消腫 養生效果天然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2009.03.26 08:37 am
蒟蒻常用於增加飽足感與增加膳食纖維,然而中醫師陳旺全指出,依照中醫說法,蒟蒻也有去瘀消腫的效果,屬於天然的養生食品。
蒟蒻看似一種平淡無奇的食品,果凍、甜點中均見添加。但中醫師陳旺全在衛教講座中指出,中醫認為天然蒟蒻化痰散積、去瘀消腫,可歸為「軟堅散結」的食材,意思是有助身體消除一些腫塊。
蒟蒻也是降低火鍋熱量的常用食材。例如可以蒟蒻絲、高麗菜、金針菇、玉米節、茼蒿、蕃茄、鯛魚片(薄片)、文蛤、凍豆腐、生香菇為材料,輕鬆料理出養生火鍋。營養師建議肥胖者,或想控制熱量攝取者可以用蒟蒻麵條取代一般麵條,並增加蔬菜的份量。
- Mar 26 Thu 2009 13:18
[新聞] 過敏指數紅綠燈 過敏兒停看聽
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
除了過馬路前要看紅綠燈,過敏氣喘患者以後出門前,別忘上網看看台灣獨創的「過敏指數紅綠燈」預報。確認當時的溫差、溼度以及空氣污染燈號是否適合出門?或是否該戴上口罩、護目鏡等「裝備」?降低過敏氣喘發作機會。
台灣近年的過敏氣喘盛行率越來越高,台北市衛生局長邱文祥指出,調查顯示,台北市國小一年級的學童氣喘盛行率已經從民國70年的10.79%,升高到去年的20.34%,相當於每5個小一學童就有一人有氣喘。
台灣氣喘衛教學會理事長徐世達指出,要降低過敏氣喘發作,除了清除室內過敏原,以及空氣刺激物,也不可小覷室外環境。像是這一陣子氣溫一日三變,天空也因為污染老是灰濛濛,氣喘門診患者就激增3成以上。
- Mar 26 Thu 2009 13:15
[新聞] 〈勞資議事廳〉試用期間者是二等勞工嗎?
文/邱駿彥
Q
我報到上班的公司有「試用期三個月」的規定,有一天主管指責我工作沒做好,並威脅我試用期要打不及格。讓我非常緊張,萬一試用期沒通過,豈不是又失業了嗎?究竟「試用期」要怎樣判斷是否及格呢? (花蓮/淑美)
- Mar 26 Thu 2009 13:12
[新聞] 大豆防癌 患乳癌風險減58%
【世界日報╱路透芝加哥24日電】 2009.03.26 04:31 am
國家癌症研究中心(NCI)23日公布最新研究指出,孩童時期經常食用大豆的亞裔美國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減少58%。該研究顯示,大豆可能具有防癌功效。
該研究作者拉瑞莎‧柯迪(Larissa Korde)說:「在我們的研究中,孩童時期攝取大豆,與降低乳癌風險有重大關聯。」這項研究已發表於「癌症流行病學生物標誌與預防」期刊。
NCI研究人員瑞吉娜‧齊格勒(Regina Ziegler)在聲明指出,美國白人女性罹患乳癌的比率,向來高出中國或日本女性四至七倍;但亞裔女性移民美國,並經過幾代之後,乳癌風險也隨之增加。
這顯示罹患乳癌仍存有基因問題以外的因素。因此,柯迪與研究人員研究飲食或其他生活型態等因素,是否可解開其中差異。
- Mar 26 Thu 2009 13:10
[新聞] 酸菜萃取植物性乳酸菌 有效通過胃腸考驗
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
國內學者研究發現,植物性乳酸菌較動物性乳酸菌更可以提高免疫力,有助於癌症的預防。
大同大學生物工程系教授顏聰榮表示,植物性乳酸菌多依賴葡萄糖、果糖及蔗糖,主要利用這些醣類做為能量來源,與動物性乳酸菌多依賴乳糖不同。
他從酸菜、酸筍及泡菜等台灣本土性發酵蔬菜中,搜集到上千株的植物性乳酸菌,並與現有較優的動物性乳酸菌進行比較,結果發現,有21株植物性乳酸菌,較動物性乳酸更耐酸及耐膽鹽,兩者之間的差異甚至可以達到2、3倍之多,表示這21株植物性乳酸菌,在人體通過胃酸及十二指腸膽汁分泌後,可以保留有更多腸益菌。
- Mar 25 Wed 2009 21:51
[新聞] 探病蛋捲 吃出亮麗商機
【聯合報╱記者吳佩玲/桃園報導】 2009.03.25 03:22 am
7年級的楊畯豐前年工作意外骨折,在醫院療養3個月,朋友送來一大盒蛋捲探病,他越吃越好吃萌生創業念頭,病後他到南部蛋捲工廠見習,四處試吃、採買原料,在去年6月創立「大豐捲」,沒想到首次創業就獲選桃園10大伴手禮。
楊畯豐昨天帶著產品與其他9名資深廠家站在縣長朱立倫身旁受獎,外表顯得生澀,讓人以為是企業家的第二代,但他的公司創設還不滿一年。
「我本來就愛吃」楊畯豐說,家裡不曾經營過食品業,會從事蛋捲生意純屬意外。楊畯豐退伍時到吊車公司上班,工作時跌斷右手,在醫院躺了三個月,有朋友帶著蛋捲來探病,他越吃越好吃,萌生代理產品的念頭。
- Mar 25 Wed 2009 18:51
[新聞] 景氣差反大賺! 創意餐車月入百萬
更新日期:2009/03/25 18:23 林佳瑩 劉松霖
不景氣卻有人因此更賺錢!台中縣一家不銹鋼工廠,製作的街頭餐車廣受創業族歡迎,尤其是經營成本低的炸雞餐車,一個月可以賣出15部,賺進上百萬元,業者表示,失業族想創業卻怕砸大錢血本無歸,加盟餐車花不到20萬,不只吸引他們投入創業,也讓餐車工廠的生意意外翻紅。
鋼材打摺接著剪裁,最後用砂輪機修整毛邊,餐車工廠最忙的時候,吳老闆也得跳下來自己做。 只要賣一台餐車就能進帳9萬到10萬元,很難想像,不過1年前,吳老闆的餐車生意幾乎要收起來不做。不銹鋼業者吳聰長:「去年明顯訂單有下降,後來我們要轉型時又發現,說餐車數量有增加。」
- Mar 25 Wed 2009 18:44
[新聞] 新鮮人就業率恐低於3成 企業主:履歷應突顯人格特質
更新日期:2009/03/25 01:01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即將畢業的大學新鮮人可要留意囉!因為根據調查顯示,今年九月的新鮮人就業率可能不到三成,比去年還要再少了10%,而企業雇用新鮮人的比例只有9.2%,恐怕應驗了先前台大校長李嗣涔說的,今年畢業生的就業率恐怕是史上最差。
淡江大學企管系四年級的曾韻如儘管還有四個月才要畢業,不過眼見這波失業潮越來越嚴重,讓她求職的心忐忑不安。曾韻如說,「紙本履歷投了2份,網路履歷我投了5份,可是網路履歷一直都沒有得到回覆。」另一個大學四年級生范雅婷,面對未來的事業路,同樣不敢大意。范雅婷說,「等待是會心情可能比較浮躁,但我覺得就是多去嘗試。」
會這麼積極,就是因為這些沒有經驗的新鮮人找工作實在不容易。調查顯示,只有四成三的企業會給新鮮人面試機會,但是保證錄取的卻不到一成;各大企業也預估,今年九月新鮮人的就業率,比起去年還會再少10%。
- Mar 25 Wed 2009 18:31
[新聞] 放鬆紓壓妙方 音樂健康管理師認證課程
更新日期:2009/03/25 14:54 【中時健康 黃曼瑩/台北報導】
景氣不佳,生活壓力增加,使得國內外各種「自然療癒」所衍生的健康產業,卻反而在不景氣中一支獨秀。尤其是結合音樂、瑜珈、按摩等輔助性療法,逐漸受到歡迎,體驗者可以從中達到放鬆紓壓的效果。
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的一項民調指出,雖然健保不補助,仍有近4成(38%)的美國人去年接受過輔助與自然治療(CAM,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包括草藥、音樂冥想、瑜珈、按摩、脊椎矯正、針灸等),其中女性更高達42.8%。這也顯示出原本邁不進醫院大門的「自然療法」,已有越來越多人願意親身嘗試,這股自我尋找輔助療法的趨勢,除了帶動國內健康產業,也帶來新的服務模式和工作型態。
- Mar 25 Wed 2009 15:19
[新聞] 好「孕」綿「眠」 孕婦睡眠品質關乎胎兒健康
(劉怡伶報導) 更新日期:2009/03/25 12:05
有研究顯示,婦女在懷孕時期,出現睡眠障礙的比例高達七成,尤其是懷孕最後三個月;嘉南療養院葉怡寧醫師表示,孕婦在懷孕第三期若睡眠品質不好,將會造成生產過程時數拉長、或增加剖腹產的機率。
懷孕期間胎盤大量分泌動情激素、黃體素、泌乳激素等,造成基礎體溫升高、出現躁熱,讓孕婦難以入睡.再加上頻尿、腰酸背痛的症狀,讓孕期後期的產婦飽受失眠而苦。
嘉南療養院一般精神科葉怡寧醫師說,對於有睡眠障礙的孕婦,建議先嘗試以非藥物的方式來治療,畢竟用藥越少對胎兒的影響就越小。但若還是無法自然入睡,必需進一步靠藥物輔助時,務必與醫師充份討論再決定是否使用,以確保母親及胎兒的安全。
- Mar 25 Wed 2009 14:47
[新聞] 英研究︰陣痛時吃東西 分娩時間不受影響
編譯魏國金/綜合外電報導
產婦在分娩陣痛期間不能吃東西?英國最新研究指出,產婦陣痛時吃東西不再是禁忌。這份發表於24日出刊的英國醫學期刊研究顯示,子宮收縮之際進食不會影響分娩時間、助產需要及剖腹產比率。
顛覆傳統認知
長久以來,婦產科醫師都不鼓勵準媽媽在生產時吃東西,擔心萬一緊急進行剖腹產時,在全身麻醉情況下,食物可能有被吸入肺部的危險。不過這樣的意外近年大幅下降,主因在於普遍應用局部麻醉。
另一方面,部分醫師主張,分娩時禁食恐大幅延長生產時間,對產婦與寶寶都不好。
- Mar 25 Wed 2009 14:46
[新聞] 針對50萬人調查 每日吃紅肉易早死
更新日期:2009/03/25 03:07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一項針對五十萬名美國中老年人的大規模調查發現,如果每天吃四盎斯的紅肉(約一個小型漢堡的量),在未來十年內死亡的機率會增加三○%,而且大部分是死於心臟疾病和癌症。香腸、燻肉等處理過的肉類同樣會增加死亡風險。
之前已發現紅肉與心臟疾病、癌症的關連,但這項研究是第一個針對吃肉與死亡風險關連性的大型研究。但若經常吃魚、雞肉、火雞肉及其他家禽,反而會略為減少死亡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