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加盟經驗談〉 「創業」「加盟」?別被短線獲利「誆」了!

文/泰迪貝兒 圖/許育榮


最近政府為了搶救經濟及失業潮,祭出補助加盟創業的政策,懷抱著自己創業當老闆的理想,加盟體系正好符合了小資本創業的種種條件。在此政策之下,筆者也提供個人的加盟經驗談,給躍躍欲試的朋友們做個參考。

筆者在前年年中也加盟了某一連鎖餐飲,一開始是在電子媒體中看到相關報導,被產品的新鮮感及排隊購買人潮所吸引,於是也加入加盟的行列。沒想到「老闆夢」才做了幾個月,在業績逐漸下滑及本身資金不足的情況下,這個創業夢被迫宣告失敗,當然投入的金錢及心力,也通通化為烏有。

事後檢討發現了幾個有趣的原因,在這裡分享給以後有興趣創業加盟的朋友們做個參考,若與以下幾點相似,該加盟體系可能只想炒短線,加盟前不妨先踩個煞車,三思一下。


(煞車點1‧第一個月的奇蹟)人潮=錢潮 加盟體系刻意塑造排隊效應

在一段時間內會在媒體上強力曝光,不論是新聞、美食節目、談話性節目等等,均會出現相關報導,內容不外乎產品新奇、排隊人潮眾多、以及日(月)營業額有多麼吸引人。

但實際加盟後發現,「排隊人潮」是這類加盟體系有心塑造出來的,手法都是開店前廣發折價券(甚至是一元券)、舉辦試吃活動等等,如此一來人潮必然輕易聚集,再找來媒體報導,塑造出產品受歡迎的「假象」。

以筆者親身經驗,開店第一個月的業績的確驚人,但是要應付及產生如此多的人潮,人事及廣告費用也同樣驚人,加上促銷活動總公司根本沒有補助措施。於是,雖然第一個月業績驚人,之後卻落得虧損的下場。


(煞車點2‧誰才是既得利益者)虧損由加盟主自負 物料獲利回歸總公司

幾乎大部分原物料均由總公司掌握,這點雖對加盟主十分方便,但也十分危險。因為總公司會從進貨中抽成,且隨物價上漲也將漲價部分加諸在加盟店身上,變成加盟店業績越好,總公司的物料獲利也隨之成長,但是加盟店虧損卻與總公司無關的矛盾現象。

當初商談加盟時,總公司會算出加盟主應有獲利成數(例如五成),並舉出該體系中許多成功案例,但實際營業後,加盟主發現根本沒有所談到的獲利成數,且進貨成本佔了營業成本相當大的一部份後,與總公司反應希望降低進貨成本時,總公司會舉出與總公司不相關的缺失,例如物價飛漲,人事成本應該下降等等說詞來推託,總公司的進貨成本依然不動如山。


(煞車點3‧加盟金門檻低的迷思)短線操作為上 永續經營靠邊站

輔導加盟店開店十分積極,但加盟店開幕後,除了訂貨、收貨款之外,加盟店營業狀況根本不加聞問,甚至與總公司談及業績不佳想關店時,總公司竟然也沒有(不想)追問原因,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

事後想想才瞭解,開店前的裝潢、設備、與開店後進貨等等事宜,均是總公司可從中獲利的事務,無怪乎十分積極,至於店裡營運狀況在這種短線操作、沒有永續經營想法的加盟體系中,根本沒有重視的必要。

加盟金通常不算高,一般百姓大多負擔的起,才能吸引許許多多加盟主前仆後繼地加盟。想想當初筆者談加盟時,該加盟體系旗下已有三、四十家加盟店了,稍微幫總公司算一下,獲利早已有數千萬之譜,難怪不需在乎品牌的永續經營,只要這個品牌做爛了之後,再開發新的品牌及產品,又會有下一波的加盟獲利產生。


台灣加盟體系多得不勝枚舉,我們當然不應該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但是,利用一般百姓想創業的心態而產生的「炒短線加盟體系」更是要不得。畢竟加盟主投入的資金雖算不上是鉅額,但也得辛苦攢個幾年才能存到,希望筆者這番「血淚經驗」,能對萌生創業加盟念頭的朋友們有所幫助!


如何進行加盟前的觀察與評估?

文/ 林宥成(從事加盟事業4年)


最近政府擬對新加盟者提出5萬元的創業補助,盼能有助於提升經濟、減少失業率,但一般加盟事業所需費用都不低,多數集中在50~100萬之間。再者,目前台灣加盟品牌超過1000多個,各個加盟總部良莠不齊,所以更要懂得如何進行事前觀察與評估。

首先,找出自己較為喜愛的行業別,接著在投資金額範圍內挑選加盟品牌。建議加盟品牌最好是成立時間有3年以上,連鎖店數超過30家,這麼一來比較容易做出基本判斷。

另外,向所有「欲創業者」推薦兩個非常有效且實際的評估方式。第一步,先到欲加盟品牌的加盟分店,向分店的加盟主請益,詢問加盟後實際的運作狀況及獲利能力,這麼一來便可考驗加盟總部所言是否屬實,但記得多詢問幾家加盟分店,這樣準確度會更高。

第二步是直接到加盟分店應徵上班,這跟在總部實習有不同的效果與意義。實際體驗工作的操作流程,因為很多的創業族之前都是從事朝九晚五的工作,對於店舖漫長的工作時數和壓力不見得能適應,特別是與陌生客戶的接觸與應對技巧,如果能先實際體驗2~3個月,相信對加盟新手日後的考驗可降低許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gapanth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